翻新时间:2023-04-11
《太阳》教学札记
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问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品格。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十分注意鼓励孩子质疑问难。一个富有好奇心的提问能够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学到许多新东西,使课程体现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学完《太阳》一课,我鼓励学生提出有关太阳的问题。于是,有的问:“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呢?”有的问:“太阳每秒钟能发出多少能量呢?”还有的问:“太阳是怎样运动的呢?”“太阳会不会熄灭呢?”……那么,如何对待学生的这些提问,使他们的求知火苗得以越烧越旺呢?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应该是主动接受的过程,那样的学习才会有意义。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将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独立探究知识的过程。我正是以这样的理念为指导,带领孩子们去揭开太阳的神秘面纱。
一、观察太阳
孩子们每天迎着朝阳去上学,踏着夕阳的余辉放学回家,太阳对他们来说再熟悉渤了。带领学生观察日出、日落的情景,用望远镜观察太阳黑子,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他们写下了许多生动的观察日记,把太阳黑子比喻成“雀斑”、“老年斑”、太阳的“癌细胞”等等,甚至还想到“要给太阳治一治”。的确,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是创造的源泉。
二、阅读有关太阳的文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涉猎教材以外的文字资料,让学生自己在成为一个发现者。我让学生广泛搜集有关太阳的文章,自己阅读并探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有的找到太阳发光的原因是:太阳上的主要气体是氢,氢在高温、高压下产生核聚变,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光和热。有的了解到太阳每秒发出的能量相当于爆炸910颗百万吨的氢弹……
三、想象太阳熄灭的情景
想象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小学生的课堂应当是充满幻想和想象的。教师在课堂上应创造各种想象的机会,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自己思考,异想天开。在这一课中,我出的想象题为:太阳熄灭的那一年。当学生乘着想象的骏马飞到50亿年后的光阴里时,他们兴奋不已,有的想象自己和同伴把人造太阳送上天空,有的想象自己登上了已变成白色球体的太阳。学生在想象中进一步认识了太阳。
四、赞美太阳的“精神”
在了解太阳诸多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抽象、概括出太阳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有的从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想到它的“无私奉献”;有的从动物、植物都离不开太阳,想到它的“博爱”;也有的从太阳几十亿年如一日,准时准点地工作,想到它勤恳、踏实的工作作风。学生在思考中,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都得到了发展。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在读书中得到快乐
- 我的童年
- 我爱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 建国六十周年——国庆60周年
- 爸爸妈妈,我爱你
- 从幼稚到成熟
- 我们的新英语老师
- 秋天真美
- 绽放开的精彩
- 一场相遇,一场空欢喜
- 似冬青一样的梦
- 秋天来了
- 60的沧海桑田——国庆60周年
- 我爱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 五百年的遗憾——观日全食有感
- 综合性百科全书的作者队伍建设
- 追求卓越科技梦
- 相信珲春的明天会更美
- 积极改进经济责任审计全力服务廉政建设
- 为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传递正能量
- 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亮点
- 加快珲春示范区建设推动图们江区域合作
- 企业文化在未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 成思危与自贸区和保税港区发展建设
- 让中国和世界了解珲春
- 采购物流管理及成本控制
- 以钱荒问题探析我国金融资源的错配
- 强化窗口作用 珲春要做好五个结合
- 两会理论与实践创新论坛特别邀请函
- 情感因素在广告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 《母鸡》教学设计
- 《母鸡》课文
- 《长城》教学设计
- 《母鸡》相关知识
- 《长城》片断赏析
- 《长城》教学设计
- 《长城》教材理解
- 《长城》课文
- 《长城》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
- 《母鸡》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
- 《母鸡》片断赏析
- 《母鸡》教材理解
- 《长城》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