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4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材理解
一、教材简说
本文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道。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文章先写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救援队的感激(新闻文体一般要求先介绍最重要的信息),再回溯整个事件的过程。在整个事件的报道中,既有救援工作的总体介绍,又有细节的描写,如搜索犬救出男孩的事。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二是继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学习目标
1培养默读能力。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地震方面的知识,以及地震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灾难的事例。
2本课是一篇通讯,教师在教学时不必过多地向学生讲授通讯的文体知识,但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熟悉通讯的阅读方法。例如,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写的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先抓住课文中最主要的信息。这一次的阅读要求是“宜粗不宜细”,鼓励学生使用跳读的方法。
3再次默读课文,教师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后,抓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救灾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其次,在受灾严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救援队仍然迅速投入工作(在困难和危险的处境中仍然坚持救灾,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牺牲精神);最后,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高超的救援技术使得救援成功)。这些内容学生不一定全部答全,教师可以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补充。
4在清楚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一下新闻文体的语言特色。新闻的语言要求客观、准确、朴实、简洁,尽量让事件本身说话,作者的观点就在事件的叙述当中。这篇通讯虽然也有抒情、议论,但也是融合在事件的客观报道中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中加以体会,并在平时阅读报纸时,增加获取信息的能力。
5课文后的“资料袋”介绍的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可以在教学课文前作为新闻背景来阅读,增加对这一组织的了解。
四、参考资料
地震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一般也称为构造型地震。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水库蓄水诱发的地震和矿山陷落产生的地震等。地震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北部,北临地中海。大部分是阿拉伯人,是伊斯兰教国家。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首都阿尔及尔。1962年7月3日正式独立,名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是首要经济部门,两者合占出口总值80%以上,还开采铁矿石和磷灰石。主要经济作物有葡萄、柑橘、椰枣等,阿尔法草产量居世界前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国庆节快乐——国庆60周年
- 诗词
- 我把那个帅哥变小了
- 一封信
- 地震,震出了永存在心中的嘶嚎
- 启人心智的读书故事
- 猪八戒减肥
- 千古奇缘
- 我真想哭
- 我的老师
- 包馄饨
- 华诞六十年 世界刮目看
- 《纯真年华》读后感
- 情暖人间
- 常州英烈故事
- 上海自贸区:有待再破题
- 找到你的利益共同体
- 日本企业国际化的四点启示
- 牛市渐入佳境
-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 在线约会出新招
- 数字化和创造力,乐高如何应对未来
- 把银行搬上网
- 征信开始关注个人
- 世上存在好的泡沫吗
- 银行资金入市调查
- 卖烈酒,不干杯
- 豪华车市场遇冷
- 信用卡取现炒股要格外谨慎
- 共享经济遇难题
- 《三峡》教学设计
- 《藤野先生》课文
- 《三峡》教学设计
- 《三峡》教材理解
- 《三峡》教学实录
- 《三峡》作者简介
- 《三峡》教学设计
- 《三峡》教学设计
- 《三峡》说课设计
- 《三峡》教学实录
- 《三峡》课文
- 《三峡》说课设计
- 《三峡》说课设计
- 《藤野先生》教材理解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