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8
《夸父追日》教材理解
一、教材简说
夸父追日也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它表现的不仅是表面上的与日逐走,还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本篇神话弘扬了一种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诗人陶渊明曾写诗赞道:“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
二、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2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三、教学建议
1自学课文,抓住主要内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体现略读的要求,应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学时,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遇到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工具书解决。初读课文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围绕夸父追日的故事展开,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了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的原因。从夸父的心中所想,可以强烈感受到他对光明的向往和追赶太阳、抓住太阳的宏大志向;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自然段),描写了夸父追赶太阳,最后长眠在“虞渊”的壮举。从表面结果上看,夸父是心想事未成,在遗憾的长叹中闭上眼睛,其实从夸父的追赶过程中已充分体现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写倒下的夸父变成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化成一大片桃林。目的是给追寻光明的人解渴,激励他们精神百倍、奋勇前进,去完成夸父未竟的事业,使夸父的精神世代相传。最后,可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2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夸父追日神话最早见于《山海经》,在其中的《海外北经》里写道:“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对照原文,可以看出课文出色的改写。课文把原文中简写的几处神奇的地方,通过丰富又夸张的想象具体化了。如,课文用“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形容夸父奔跑的速度快;写夸父为了解渴,“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等等,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体会,进一步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
3小练笔的指导。课后的泡泡,实际上是一则小练笔,也是一种读书方法的引导。要提示学生:学习本组课文,不能只停留在注意故事情节的有趣、好玩上,应该多想想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课文内容中能想到些什么,并多与身边的人交流看法,慢慢就会有一些感悟,再提起笔来就有话可说了。这种读书的方法可以迁移到其他组(册)的学习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你祖国——国庆60周年
- 赏月
- 夜中雪
- 20年后的同学聚会
- 20年后回故乡
- 读书的乐趣
- 我的祖国,我自豪——国庆60周年
- 诸子百家随感
- 告别夏天,告别你
- 伟大的书
-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国庆60周年
- 国庆60周年:祖国在我心中
- 可爱的蚕宝宝
- 童年趣事
- 陪伴我,好吗?
- 被遗忘的诗样情怀
- 新三板 造富花样
- 下一个风口 精确医疗
- A股大变将至
- 我们是如何被代码统治的?
- 龙生股份神秘运作
- 《三体》的成功是偶然
- 创业板五年 谁领跑谁掉队?
- 2020中国将成为高收入国家
- 中国股民最短视?
- 北大方正 案外之题
- 丁健 专投小而美
- 寻找次新股的明日之星
- "杠杆牛"不可怕
- 五十岁 开始理财的任芝铭
-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 《吆喝》教学设计
- 《吆喝》教学设计
- 《端午的鸭蛋》说课设计
- 《端午的鸭蛋》课文
- 《端午的鸭蛋》教材理解
- 《端午的鸭蛋》教学札记
- 《云南的歌会》说课设计
- 《吆喝》教材理解
- 《吆喝》教学设计
-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 《端午的鸭蛋》练习设计
- 《吆喝》教学设计
- 《云南的歌会》练习设计
- 《云南的歌会》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