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0
《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和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逐渐”“恢复”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描写潮来时的几个句子。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
二、引导初读课文。
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交流。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
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为什么这样分?
四、讲读课文。
(一)读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观哪儿的潮?
2、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人们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江潮还没来,作者看到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思考: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并动手画句子。
3、指名读句子。
4、“人山人海”说明什么?“等着、盼着”说明人们心情怎样?
(三)讲读第三段。
1、学生自学。
2、交流讨论。
(1)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想象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江潮到近前时,声音是怎样的?
(2)指导朗读。
(3)师生评议,加深理解。
(4)指名读描写江潮形状的句子。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条白线”?理解词语“横贯”。“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两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荡荡”说明什么?
(5)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四段。
1、大潮来的时候是这样的,潮过后是什么样子的?齐读最后一段,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2、交流讨论。
五、课堂小结: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补充介绍钱塘江大潮。
三、学习课文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1、《观潮》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种观察方法体现了大潮本身发展变化的特点。
2、大潮到来的时候有哪两个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主要抓住潮水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从声音和形状两个方面体现的。
四、巩固生字新词。
五、课堂练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描写潮来时声音和形状的句子抄写下来。
3、练习背诵第三段。
六、布置作业:熟练地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声
形
潮来前
平静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11观潮
潮来时
越来越响
横贯江面
山崩地裂
白色城墙
潮过后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恢复平静
水涨船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无题
- 我亲爱的五二,五年级二班永不分离!
- 三月里
- 我们的祖国——国庆60周年
- 我有一个伟大的祖国——国庆60周年
- 那一次我真的哭了
- 生命
- 我与祖国共奋进——国庆60周年
- 昨天,今天,明天
- 祖国在我心中——国庆60周年
- 我的老师
- 当女孩真好
- 嫦娥奔月分析报告
- 我家的小狗
- 小石头,大网罩,大麻烦
- 当京津冀遇上冬奥会
- 苏宁云商物流战略构建的SWOT分析
- 科学确定合规医疗费用范围防止大病保险“缩水”
-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 农产品网络配送标准研究
- 论分公司技术管理工作的价值体现
- 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别高估民营银行,更不可拔苗助长
- 浅谈核电专业化运营委托模式
- 云南省快速公交系统项目综合集成融资模式研究
- 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在广西铁路建设上的运用
- 张力军落马会否牵出环保“窝案”
- 浅析外贸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 人民币能成为全球“储备货币”吗?
- 借鉴与发展:当代中国儒学与法律的关系
-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 《桥之美》教学设计
-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 《桥之美》其它杂项
- 《故宫博物院》相关知识
-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 《故宫博物院》教材理解
-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 《苏州园林》其它杂项
- 《桥之美》相关知识
- 《桥之美》相关知识
- 《苏州园林》教学札记
-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 《桥之美》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