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3
《鸟的天堂》片断赏析
生:"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这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仿佛"呢?
师:你读书真仔细!发现问题也能及时提出来。同学们,请想一想,"仿佛"是什么意思?
生:"仿佛"就是好像。
生:"仿佛"就是似乎。
师:作者为什么在这一句中用"仿佛"呢?
(学生沉默)
师:大家可以联系上下文读读,想一想"仿佛"这个词语写出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后,陆续举手。)
生:我认为当时有鸟儿在扑翅膀,但作者注意去看时,没看到鸟,不能确定是否真的有鸟,所以在这句话中用了"仿佛"。
生:我认为当时没有鸟儿在扑翅膀。这是作者听了朋友的介绍后,急切地想见到鸟,以致于耳旁仿佛传来了鸟儿扑翅膀的声音。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急切地想见到某个人时,眼前就会浮现这个人的形象,耳旁也会响起他的话语。所以,我认为"听见鸟儿扑翅膀的声音"是作者的错觉。这是作者用上"仿佛"的原因。
生:我认为这一句话中用上"仿佛"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当时真的有鸟在扑翅膀,但作者注意去看时,却没看到鸟,不敢确定是否有鸟;另一种可能是当时鸟儿都在巢里栖息,作者听朋友介绍后,渴望见到鸟,以致于耳旁传来了鸟儿扑翅膀的声音。这一句话中用上"仿佛",其实也反映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反映了作者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
(学生热烈鼓掌。)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一个"仿佛"竟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以及他治学态度的严谨。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奥妙无穷,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可细细体会,在平时写作文时,也要像作者一样,准确地用好每个词,把作文写生动。
【评析】
本教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质疑,让他们读、思、议,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1)鼓励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学生之"疑",是仔细阅读课文的产物,教师应鼓励提倡。本教例中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对"疑"讨论研究,不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褒奖吗无形中也激励其余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维。
(2)指导解词方法。在学生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教师巧妙引导,让学生把词语置于具体语境中,体会其内涵。把词语教学与对课文的理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学生对词语的感知能力,有利于今后迁移运用。
(3)发展学生思维。由于教师延迟评价,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讲得都有道理,思维由单一性走向多向性,由常规性走向创造性。
(4)渗透作文教学。最后,教师将作文教学有机地渗透在阅读教学之中,提示学生作文时用词应注意准确、生动,也是值得借鉴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的那么潇洒
- 顽强的蜘蛛
- 贺祖国60华诞——关于国庆的
- “丰盛”的方便面
- 庆祖国成立六十周年
- 三十年后回故乡
- 无情战争的悲剧
- 哀尘
- 寻找那一份责任!
- 没有理想的生命我们会这样
- 雨后
- 找到一双欣赏的眼睛
- 寻觅幸福
- 生命的价值
- 令人头疼的
- 浅谈民办教育机构会计制度的选择
- 内部审计在财务舞弊控制方面的问题研究
- 浅析做好客户关系的维护
- 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合格职业人导向的“集成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评价研究
- 浅析互联网金融模式
- 坚持以人为本 创建“三优”文明城市
- 利率市场化下贷款定价策略
- 当前假币滋扰的特点、成因和对策分析
- 我国老字号企业发展现状及转型策略研究
- 金融机具采购标准编制的重要性与编制重点的思考
- 浅议城市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的实施路径
- 绍兴民间融资现状调查与发展路径选择
- 浅析高校纳税政策
- 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探析
- 《让我们荡起双桨》相关知识
- 《让我们荡起双桨》相关知识
- 《让我们荡起双桨》相关知识
- 《让我们荡起双桨》相关知识
- 《长城和运河》片断赏析
-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 《让我们荡起双桨》相关知识
- 《让我们荡起双桨》相关知识
-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札记
-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 《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
- 《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