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31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感受榕树的美丽,体会群鸟纷飞的热闹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承接前课时的学习,由情景引入本节课。
由简笔画板书过滤到媒体播放“大榕树”,教师配图诵读第七、八自然段。
(自然引导对重点段的学习)
二、重点学习第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1、默读。找出作者描写榕树美的句子勾画体会,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引导学生自读、感受、质疑)
2、交流自学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
A.教师注意学生在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简笔画板书让学生了解“绿叶的多”、“枝上又生根”等特点。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分享学习心得)
B.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重点体会:“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感受,教师对学生各自的见解均给予肯定。
(联系本组重点训练项目“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
C.通过教师参与的反复朗读,表达自己对课文重点部分的理解、感受。
D.通过自己对这段描写的体会和感悟,由衷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三、情景引入,学习12、13自然段。
1、播放12、13自然段“群鸟纷飞”的课件,让学生形象感受这部分动态美的描写。
2、教师引导: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鼓励学生通过自由朗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语言文字描绘的美。(学生可站、可坐,可请老师、可找伙伴)
3、利用学生美术课上画的小鸟,并把它们“放飞”到大榕树上。(配上欢快的音乐)
4、引导学生想象小鸟在榕树上生活的情景,并再次点明课题“鸟的天堂”,体会其含义。
(学科间的融合,恰当利用美术课的资源)
5、再读课文,在欣赏课文的过程中,领会作者对这一情景的描写。
四、拓展思维,深化主题。
1、播放“小画眉”。
2、提示:假如你是小画眉,有些什么感受?
表达感受的方式:
想说些什么?说一说。
写一段文字(小诗,顺口溜┄┄),读一读。
编写歌词,唱一唱。
看到些什么?画一画。
┅┅
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
(开发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鼓励学生创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3、交流感受,教师相机评价、指导。
板书设计:
榕树 大 美 静态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鸟 多 欢 动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同学
-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 礼物
- 第一次劳动
- 备战校运会
- 自大的蚊子
- 我的理想
- 夜间行动
- 好成绩要靠自己努力
- 生命——瞬间及永恒
- 纯真
- 我的梦想
- 幸福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读《青鸟》有感
- 七彩人生
- 宽容是一种美德
- 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完善之构想
- 第三人妨碍合同缔结行为的法律规定与完善
- 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解决的问题
- 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几点法律分析
- 关于新刑诉法中证人出庭作证有关规定的几点看法
- 罪刑法定和刑法解释关系辨析
- 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探究
- 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性探索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上海市发展型养老保险的制度完善研究
- 关于新农村法治建设问题的思考
- 浅析未成年学生权益保护之漏洞与完善
- 论能否认定为自首情节研究
- 青年公益创业的困境与出路
- 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考评机制对策研究
- 《四时田园杂兴》教材理解
- 《养花》教学札记
- 《养花》问题探讨
- 《四时田园杂兴(二)》教学设计
- 《养花》教学札记
- 《养花》课文
- 《养花》教学设计
- 《养花》教学设计
- 《四时田园杂兴》作者简介
-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 《养花》片断赏析
-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札记
-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 《四时田园杂兴》课文
-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