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0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了解作者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榕树的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了解作者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
教学方法:
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交流讨论,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挂图,录音机,绿叶,鸟。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明确目标
昨天,我们初读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回忆:课文作者是谁?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看见了什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随着巴金爷爷的生花妙笔走进鸟的天堂,进一步深入学习。
二、学习课文,品读悟情
1、速读课文,划出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幻灯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齐读,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为什么鸟的天堂一个加引号,一个不加引号?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再读书,再思考,解开心中的疑团吧。
2、学习作者写榕树部分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7、8自然节,说说哪些地方读懂了,谈谈你的体会;哪些地方未懂,做上记号,汇报交流,师相机引导。
(2)资料介绍榕树,简笔画展示。
(3)出示挂图,学生看图指出榕树枝、干、根、叶的位置,体会榕树特点。
(4)抓重点词句,畅谈体会。
(5)指名生读,教师范读,总结朗读方法。
(6)感情朗读,品读悟情。
(7)认识静态的描写方法。
过渡: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有什么感受?第二次又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两次感受不同?
3、学习作者写鸟的部分(运用以上学法自学)
(1)自由读课文中描写鸟的部分,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展示各自手工制作的鸟,以趣激情。
(3)师生合作,模拟演示,创设情境,激活参与。
(4)认识动态的描写方法。在今后的读书写作中要积极运用动静结合法,这样对文章理解更深刻,写作也就更生动。
(5)看幻灯,听录音,谈感受。
(6)感情朗读,领悟中心。
(7)体会两个鸟的天堂的含义,解题释疑。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大榕树,抓住了榕树大、茂盛的特点,写出了榕树的的静态美。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许多鸟,抓住鸟多、快乐的特点,写出了鸟的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美的热爱之情。
四、设问促思,升华情感
如果你来到这美丽的榕树下,看到了这活泼可爱的鸟儿,你会怎么做?
五、砥砺思维,拓展延伸
看,这精致的笼中有一只美丽的鸟儿,学了这一课,你一定明白该怎么做了(学生放飞)。望着这只久居笼中,而后展翅飞向蓝天的鸟儿,你有什么感受呢?请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说,可写,可画,可唱)
六、板书设计:(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讲卫生讲文明靓赣县
- 春
- 我的理想
- 捕鱼的乐趣
- 中华赋
- 祖国加油!——国庆60周年
- 地球的呼唤
- 春天来了
- 似水年华
- 灯光三节拍
- 祖国,我的母亲——国庆60周年
- 改变,就在自己身边
- 我喜欢吃的西瓜
- 轮船大赛
- 认真的我
- 西巴尔干:“一带一路”海陆联通点
- 中广核山东首个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
- 依法转变国资监管方式
- 金融亟需正本清源
- 镜头下的中国脊梁
- 沂蒙山区走出的央企好人
- 北京:厚积薄发显“京韵”
- 橡胶风潮:清末股市的狂热与梦魇
- 改革起点与终点:员工成为企业主人
- 史上发达国家如何应对“新常态”
- 高考:社会阶层晋升之阶
- 浅议央企领导降薪方式
- “倒奶”背后的全球逻辑
- 完善国企监管制度要三管齐下
- 油价下跌与“资源诅咒”
-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教材理解
- 《我的母亲》课文
- 《我的母亲》练习设计
- 《我的第一本书》教材理解
- 《我的第一本书》教材理解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 《列夫·托尔斯泰》教材理解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