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9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理解“做巢、树梢、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加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创设情境。
1、(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
2、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啊!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板书)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
2、自读课文,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标出自然段序号。
③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
3、检查。
①标出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一读。
②组成小组、轮读课文,互相检查读音。
③课文写了什么景象?(相机板书:榕树鸟)
三、再读课文,细细体会,把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1、“榕树”、“鸟”这两部分,喜欢哪部分就认真读读直接描写它的段落。
2、你特别喜欢的语句用“——”画出,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
3、自读相关段落、语句,圈圈画画。
四、按照学生意见,选择学习内容,随机学下任一方面:
★重点学习第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静态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找出作者描写榕树的句子勾画体会,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自学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
①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简笔画板书让学生了解“绿叶的多”、“枝上生根”等特点。
②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重点体会:“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对学生各自的见解均给予肯定。
③通过教师参与的反复朗读,表达自己对课文重点部分的理解、感受。
④通过自己对这段描写的体会和感悟,由衷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园的树。”
★重点学习第12、13自然段,体会“群鸟纷飞”的动态美。
1、播放“群鸟纷飞”的课件,让学生形象感受这部分动态美的描写。
2、教师引导: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尽情地感受这部分语言文字描绘的美。
(学生可站、可坐、可请老师、可找小伙伴)
3、利用学生美术课上画的小鸟,并把它们“放飞”到大榕树上(配上欢快的音乐)
4、引导学生想象小鸟在榕树上生活的情景,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5、再读课文,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五、拓展思维,深化主题。
1、播放“小画眉”。
2、提示:假如你是小画眉,你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可写一段文字,读一读;可写一首小歌,唱一唱;可用五彩的笔,画一画……)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种,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
3、交流感受,教师相机评价,指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祖国在我心中
- 游石灵寺
- 考试前后
- 藏在心中的感激
- 痕迹
- 观日食
- 十年,六十年
- 梦的花园
- 让月牙泉走进心灵
- 我心目中的祖国
- 我的理想
- 读《大森林的小木屋》有感而作
-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拔河比赛
- 铸剑为犁
- “互联网+”时代
- 货币操纵的伪装
- 永安市人社局推进基层平台标准化建设
- 华安县开展医保“两定”单位检查评估工作
- “五一”上班三倍工资 深圳加班费全国最高
- 爷爷的翘足养生操
- 读懂“立法禁啃老”背后的民生焦虑
- 社保经办管理服务能力建设要走出“信息化”误区
- 捍卫机会公平,让“穷二代”有获得感
- 废弃物变“金矿”寒门“励志哥”拼成环保富翁
- 九种堪称长寿高手的调料
- 对农村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难”现象的分析
- 福建急需自贸区建设人才涉及12个岗位14个专业
- 网络安全危机的中国赢家
- 老行当新步伐
- 《妈妈的爱》片断赏析
- 《字典大楼》教学札记
- 《妈妈的爱》片断赏析
- 《妈妈的爱》说课设计
- 《妈妈的爱》片断赏析
- 《不懂就问》课文
-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
- 《妈妈的爱》教学札记
- 《字典大楼》教学设计
- 《字典大楼》教学设计
- 《妈妈的爱》教学札记
- 《字典大楼》课文
-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
- 《妈妈的爱》教学札记
-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