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火烧云》词句教学
在《火烧云》的备课过程中,我站在教师的立场,理应引导学生受到思想的感染,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因而产生了各种教学设想;但是,我的设想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实际呢?因此,我又时时不忘从学生的角度去衡量我的设想,看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否能造成思维活跃、情绪欢快的课堂气氛。
比如,我在讲课中安排了四项词语练习:
一、用“烧”和用“红”的比较
师:“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句话中的“烧”字改成“红”字,通不通?既然也通的,那作者为什么不用“红”字,而用“烧”字?
这个题目学生很感兴趣,在教师的启发政,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越说兴致越高。
生A:句子中已有“红通通”一词,用“红”字就重复了。
生B:课题是《火烧云》,用“烧”字起点题作用。
生C:用了“烧”字,能跟句后“着了火”照应。
生D:“红”表示色彩,是静态的,而“烧”表示动作,会给我们一种动感。
这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目的是培养学生“咬文嚼字”、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要取得成功,关键之一在于要营造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其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难易适度,是否有足够的思考价值,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这里提出的用“烧”和“红”比较的问题,在课堂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二、说火烧云的其他名称
师:火烧云还有什么其他名称?
生:朝霞、晚霞、云霞、彩霞、红霞。
这也是词语训练,能加深对“霞”“朝”“晚”等字字义的理解,有利于积累上述词语,并能让学生体会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
三、仿“红通通”“葡萄灰”的形式讲颜色
师:作者说,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那么,我们来试试说这些颜色?
生:红通通、金灿灿、葡萄灰、茄子紫、梨黄。
学生都能说,而且争着说。当然,也有说错的,如:白茫茫、灰蒙蒙等,从词的结构来说是对的,但跟火烧云的实际景色不符。这种词语训练的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因为方式新颖,要求具体。
四、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的某种变化
师: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和变化快?
生:五颜六色、变幻莫测。
师: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和变化快?
生: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用“变化多、变化快”这条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火烧云三个方面的景象显示出共同的特点。这样,教学思路显得清晰,学生获得的印象也就集中而深刻了。
这些练习,学生都很感兴趣,发言踊跃,效果是不错的。它们都是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反复衡量、反复琢磨而筛选出来的。又如,经过筛选,我安排了一项片断说话练习,要求仿照课文说说火烧云的形状。这个练习,仿中有创,学生经一定的努力,即可完成,从而获得成功的满足;因而学生情绪高涨,争相发言,竟至欲罢不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父爱如坯
- 我是乖乖女
- Dacing Queen
- 俺的老班
- 我的朋友
- 2007年全国卷II失分警示:摆渡手
- 春天的思念
- 电影票的遗憾
- 我佩服她
- 恶魔天使
- 我的自述
- 人救狗
- 周恩来与数学
- 他触动了我的心灵
- 不可失传的孝顺
- 中国富人阶层“两栖”消费行为影响机制探究
- 中国海洋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 泰语品性熟语的概念隐喻探析
- 毛泽东分配思想及当代启示
- 嘉莉妹妹与珍妮姑娘形象性格对比分析
-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微博用户媒介素养提升研究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 阿坦巴耶夫时代吉尔吉斯斯坦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潮安同奉善堂“开乩”活动的文化特征
- 温情受难,只为活着?
-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性批判思维
- 从结构主义视角看“后”都市婚恋剧二元对立及母题
- 生态文明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
-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重要意义研究
- 新形势下的刑事和解制度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其它杂项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水都威尼斯》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材理解
- 《望洞庭》教材理解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课文
- 《礼物》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