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3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2、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二、学习新课
1、了解文章内容:
⑴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
(不知道)
⑵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
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⑶小结:
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⑷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
(“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⑸反复读:
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⑹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2、演课本剧:
⑴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⑵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⑶汇报演出。
3、本课小结。
(根据当时情景而定)
【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
尽义务
有益的)
帮助别人
有用的
养活别人
幸福的
【教学后记与反馈】
这篇课文时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故事情节奇异,充满了幻想。在教学时,我以“讨论幸福是什么”为线索组织学生学习,首先放手让孩子们自读课文,在学生充分子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体会。交流时,我重点引导了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谈对幸福含义的理解,还注意扩展,联系生活加深学生对幸福含义的理解。课后,我还让孩子们搜集很多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相信孩子们对“幸福”二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发现
- 我和邻居
- 我和书的一个故事
- 赛事《琵琶行》
- 《琵琶行》大赛
- 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 童年趣事
- 乡村的春天
- 我的家乡诺邓
- 莫让烦恼缠住身
- 洗面包
- 风
- 为什么没有我
- 春天的舞曲
- 哇!奶奶家变了
- 面向用户的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研究
- 浅析渤海国文化的发展
- 布里亚特蒙古族特色饮食
- 满族冰雪文化特征探析
- 免费开放后博物馆教育与学校合作的现实探究
- 构建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几点认识
- 文化生产中的理性自觉
- 清代晚期东北西丹兵问题简析
- 创新思想教育话语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 云计算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和发展
-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七台河市文物管理站收藏的六件石斧
-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浅谈影响辽阳古代城市建设的几点因素
- 信息化条件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转变研究
- 《语言的魅力》教学札记
- 《秉笔直书》课文
-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
-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
-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 《春潮》课文
-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
-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 《语言的魅力》教学札记
-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 《语言的魅力》课文
-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
-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 《语言的魅力》练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