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9
《颐和园》教学札记
《颐和园》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4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较深刻全面的理解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朗读入手,整体感知,体会文美。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摘抄课文中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词句,来体会颐和园的美丽。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通过网络浏览查阅,制作电子作品,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仿真情境中学习,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的运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国际互联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利用Internet中的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扩大学生知识面。学生通过在颐和园的网站上查阅、收集颐和园各景点的相关资料,制作电子简报来理解课文内容。制作前,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把学生分成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大小组。教师教给学生制作简报的方法。各小组根据不同的分工查阅相关景点的资料。活动中,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任务自主查阅,在网站上复制有典型意义的图片,摘抄描写优美的文字,通过小组内的协作交流,把收集到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共同制作一份电子简报。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电子简报制作好后,通过小组内的解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加强自主、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按照读、看、讲的学习方法分组进行自主、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学生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查看相关资料,增加表象积累,这样学生对颐和园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通过分小组自主、协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这一节课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学得轻松而愉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同桌的你
- 记得与忘记
- 真情,懂得珍惜才配拥有
- 香港见闻
- 我的祖国,我的家
- 神秘的莫高窟
- 看《功夫熊猫》有感
- 我爱游泳
- 回味经典,品悟人生
- 暑假里的事
- 降雨的故事
- 小区里的小花猫
- 第一次国庆合练
- 人生只有一次
- 假如我会时空穿梭
- “新常态”下高校科研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研究
- 档案袋评价法在工商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浅探
- 技工学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 山西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财政预算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 地质勘探单位中人力资源经济问题的研究
- 领导用人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研究与实践
- 煤矿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探讨
- 刍议国有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 论服装设计中的“后儿童”风格
- 大类招生条件下农业电气化专业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工科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 绩资工资实施背景下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探析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断赏析
-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
-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 《陶校长的演讲》相关知识
- 《寻隐者不遇》片断赏析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断赏析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断赏析
- 《寻隐者不遇》片断赏析
- 《寻隐者不遇》作者简介
-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 《寻隐者不遇》课文
-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其它杂项
- 《寻隐者不遇》教学实录
- 《寻隐者不遇》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