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2
《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养方面: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育方面: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发展方面: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方法:以读为本、情境教学法、探究性学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学习学生所选择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题,板书课题,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课件检测掌握生字的情况。
3、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4、汇报,相机板书:长廊万寿山下万寿山昆明湖
5、引导、点拨:作者是按一定的游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6、课件出示:聘请导游(怎样才能做好导游)
三、再读课文,把描写你所喜欢的景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喜欢它。并用自己习惯用的标记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按照学生的意见,选择学习内容
引入学习描写长廊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长廊的美。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质疑。
2、集中交流:
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插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长廊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3、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深入体会、感悟长廊的美。
引入学习作者描写万寿山的相关段落,体会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万寿山后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
四人小组用学法合作探究学习,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五、创设情景、拓展思维,进行语言训练。
1、结合课文、参考相关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采取自己喜欢的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自由组织导游词)
2、同伴合作,演导游
3、竞聘导游、评价
4、学生自由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全文,竞聘导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二、用学法学“昆明湖”的相关段落
三、质疑问难、回读全文、理清课文结构
四、环境教育
五、阅读收集到的关于“颐和园”的资料,联系课文,组织召开“资料信息会”,汇报形式如下:
1、朗读摘抄下来的自己喜欢的句、段,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编写导游解说词,竞聘“颐和园”的小导游。
3、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汇报。
板书设计:
10
颐和园
美丽的大公园
长廊
万寿山下
万寿山上
昆明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记得与忘记
- 第一次国庆合练
- 回味经典,品悟人生
- 降雨的故事
- 我爱游泳
- 神秘的莫高窟
- 人生只有一次
- 小区里的小花猫
- 看《功夫熊猫》有感
- 真情,懂得珍惜才配拥有
- 我的祖国,我的家
- 假如我会时空穿梭
- 暑假里的事
- 同桌的你
- 香港见闻
- 大类招生条件下农业电气化专业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浅探
- 山西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财政预算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 技工学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 刍议国有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 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研究与实践
- 绩资工资实施背景下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探析
- 论服装设计中的“后儿童”风格
- 地质勘探单位中人力资源经济问题的研究
- 档案袋评价法在工商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煤矿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探讨
- 工科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 “新常态”下高校科研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研究
- 领导用人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其它杂项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断赏析
-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 《寻隐者不遇》课文
- 《寻隐者不遇》片断赏析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断赏析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断赏析
- 《寻隐者不遇》片断赏析
- 《寻隐者不遇》教学实录
- 《寻隐者不遇》教材理解
-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
-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 《陶校长的演讲》相关知识
- 《寻隐者不遇》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