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问题探讨
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直作为初中语文教材,文中,作者对“百草园”的景物有如下一段描述: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2001年,某地级市中考语文卷出了这样一道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百草园夏天景色的句子是。
其参考答案是:“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无独有偶,2001年10月,笔者有幸参加了某省“全省初中语文教学优质课观摩”活动。活动中,一教者在引导学生玩味上述语段过程中,作了这样的小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写的是春景;‘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写的是夏景……”;优质课观摩总结阶段,一位专家点评该课时指出:“教者分析景物描写的顺序到位……”(事后了解到,教者使用的《教参》就有这位专家参编的——《教参》原文写道:“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是春季的景色;“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是夏季的景色)。
不难看出,《教参》也好,优质课也好,专家点评也好,中考题也好,都如出一辙。那么,对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之景作这样的理解、考查对吗?我们只要多留心生活,多一点理性分析,答案应是:否。
笔者在此主要想探讨两个问题。
先谈鲁迅先生此处所描绘的是何季节之景。
应该肯定的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绝不能用“春景”来概括,“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绝不能用“夏景”来概括。
联系此“景”所在语段后面的文字,应当看到:鲁迅先生这里所写的应是开阔地带之景,是概写;后面所写的是狭长地带(泥墙根一带)之景,是详写。
“菜畦”何时“碧绿”,春季自不必说,然,只要对农事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人勤地不懒,秋季的“菜畦”比春季的“菜畦”更“碧绿”,亦即秋菜比春菜颜色更青。“石井栏”是器物,一年四季都“光滑”,无所谓什么季节之景。“皂荚树”,也称“皂角树”,属豆科落叶乔木,书载最高可达30米,我国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生长普遍,一般树高5米左右,春季开黄白色花,夏秋季节可收成熟皂荚——用儿童的眼光观其“春华夏实”或“春华秋实”都不无乐趣,即使秋日树叶黄枯,冬日只有光秃树干,也无损于“皂荚树”的“高大”形象,因而,不能断其仅为春景。“桑椹”是桑树的果实。桑树在我国生长极其普遍,树干也极高。为了探究“桑椹”在江南绍兴几时“紫红”,笔者2002年春暮曾寻访了一回鲁迅故居,今年又通过笔友网上证实:“百草园”那里高大桑树上结的“桑椹”当在春末夏初时节“紫红”,是故,断其为春景亦欠妥。“树叶里”“长吟”的“鸣蝉”是在夏季,但“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却是春季独有。笔者虽生活在江北,但据我的多年留心观察,结合绍兴笔友描述,“百草园”那里“菜花”开得最盛当是清明节前后,而到了初夏麦黄时节,菜籽已收获囤仓,因此,“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绝非夏景。关于“叫天子”(云雀),《辞海》和《十万个为什么》都有相近描述:云雀,亦称“天鹨”、“告天子”,鸟纲,百灵科……春日鸣声嘹亮且多变化,常于田野、山坡且飞且鸣,直升至相当高处,又复敛声而下,迅速隐入草丛……,故而,“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乃春景无疑。
再说对鲁迅先生此处所描绘的景物及写景顺序如何界定。
既然“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不能用“春景”来概括,“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能用“夏景”一言以蔽之,那么,鲁迅先生笔下的这段“百草园”之景及安排顺序应如何界定呢?笔者以为可表述为:描绘
“百草园”开阔地带(主要是春夏季节)之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先写“静物”,再写“动物”;写“静物”,由低到高,写“动物”,从高到低。
此种界定不难理解。“描绘开阔地带(主要春夏季节)之景”无需赘述。“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从宏观的角度可视为静止的事物,姑且借用绘画、摄影用术语“静物”来界定,而“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四种事物从方位的视角上看则是由低到高;“鸣蝉”“黄蜂”“叫天子”属“动物”,其栖息物“树”“菜花”“草”从方位的视角上讲则是从高到低,其中“叫天子”栖息的“草”便是人们常说的茅草——云雀春季喜在新长的茅草丛用棉絮、茅草花等物造窝下蛋孵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Prepare for the Chinese New Year(为春节做准备)
- 学生是否谈恋爱
- how to be learn为题写英语作文
- My Teacher(我的老师)
- A Tree(树)
- 介绍航天英雄杨利伟
- Teacher(我的老师)
- 英语老师
- 给Lucy写一封信
- 我的一天
- My friend(我的朋友)
- My Teacher(我的老师)
- Two Britihday Gifts(两件生日礼物)两篇
- May pen pal(笔友)
- My friend (我的朋友)
- 仁政——权威主义国家的合法性理论
- 开挖卸载对相邻基坑围护结构内力的影响
-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合同全过程管理
- 试论电力电压稳定性机理性
- 浅谈机电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
- 浅谈仪表自动化系统工程施工程序
- 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轨道结构
- 伦理的政治化定位—荀子思想主旨阐释
- 基于能量释放事故致因模型的地铁火灾防治思路
- 东莞市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思考
- 上海轨道交通运营客流简析
- 城市快轨交通沿线用地控制规划的研究
- 中压电缆附件的现状和发展
- 轨道横梁与整体节点连接的疲劳试验
- 民本与民主:中西政治理念之比较
- 《我最好的老师》考点练兵(二)阅读篇
- 《我最好的老师》重点字词梳理
- 《我最好的老师》范文习作
- 《我最好的老师》重点问题探究
-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目标
- 《我最好的老师》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我最好的老师》重点字词意思
- 《我最好的老师》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我最好的老师》写作指导
- 《跨越百年的美丽》考点练兵(二)阅读篇
- 《我最好的老师》训练素材
- 《我最好的老师》老师语录
- 《我最好的老师》考点练兵(一)积累篇
- 《我最好的老师》整体阅读感知
- 《我最好的老师》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