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木兰诗》教材理解
文学作品的语言要繁简得当;既不可贪多务得,也不能一味求简。我们细读《木兰诗》,便可以悟出这个道理。
《木兰诗》紧紧围绕着木兰的形象着墨。它有时“惜墨似金”,写得极简;有时又“泼墨如水”,尽力铺排。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只六句三十字,便概括了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显得何等简练!其中两句写朔风凛冽,刁斗声声;月光映雪,木兰未眠。它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的描写,渲染出木兰思家的复杂心情和严守岗位的战士气质。尽管边地生活是艰苦的,周围寂静得只听见忽断忽续的刁斗声,木兰和伙伴们却仍然穿着甲胄,随时准备为保卫祖国而战。此情此景,写得有声(北风声、刁斗声)、有色(月色、雪色和铁的反光),多么耐人寻味!真可谓字字千金,一字减它不得。而“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四句凡二十字,仅复述了上文“市鞍马”三字的内容,骤看觉得何等呆板和累赘!但仔细品味一番,又觉得它十分灵活和简洁。因为这么一渲染,木兰及其一家紧张而又周密地准备戎装的气氛便完全烘托出来。正如刘大白在《旧诗新话》中所说:“整整的四排句,看去是很板的,其实其间层次分明。因为有骏马而无鞍鞯,不可以骑坐,所以还得买鞍鞯;有鞍鞯而无辔头,不可以控御,所以还得买辔头;有辔头而无长鞭,不可以驱策,所以还得买长鞭。”这种东、西、南、北循序铺排的手法,在民歌中固属常见,但是《木兰诗》中用得尤多且活。如“旦辞爷娘去”以下八句,“爷娘闻女来”以下六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句,或依时间(旦、暮),或依辈分(父母、姊、弟),或依性别(雄、雌),都采用循序铺排的方式。正是在这种很容易流于程式化的铺叙中,《木兰诗》却写得风趣横生,兴味淋漓,使情事如见,景物若画。从这方面说,它又像是“泼墨如水”了。
全诗着力写木兰出征前、征途中和回家后的心理活动,而很少写她在战斗中的英雄业绩。从表面上看,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但从实际效果看,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状,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动人。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幅少女思亲图,真是呼之欲出。木兰以一女身,在多年艰苦的征战生活中,能乔扮男装而不被察觉,已显得异常聪明和机警;在万里关山的殊死争夺中,又能屡建战功而奏凯归来,更显出无比英勇和豪健。在这里,儿女情与英雄气不是相得益彰了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漫天舞
- 生命的挽歌
- 他城
- 《我没有周末》读后感
- 无法抵御的那些伤
- 大爱无疆 ---感动中国观后感
- 母爱如水
- 寄生
- 感受哈利波特6
- 温暖的麦兜-观麦兜响当当有感
- 笑一笑,十年少——观《豚鼠特工队》有感
- 读报有感
- 《麦兜响当当》观后感:他不是低能,只是善良
- 感动的风采——观《飞屋环游记》有感
- 看《大象传奇》——有感
- 浙江龙井和西湖龙井
- 梅太太当家菜
- 靓女风衣 2013年22期
- 与咖啡师黄俊豪的对话
- 别致镂空 2013年22期
- 斜床身多导轨对接加工研究及应用
- 成长的代价
- 私人订制精品美食馆
- 修颜隔离 2013年22期
- 跟着大厨逛菜场
- 炫色金秋 2013年22期
- 从“鱼宴”到“船菜”朱伟的乌镇情缘
- 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解读(一)
- 2014年第三季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
- 不做易衰族
- 略谈《说“木叶”》的教学思路
- 《少年闰土》课堂教学实录
- 操场上 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窦桂梅:我教《晏子使楚》的三点想法
- 《乘着歌声的翅膀》课堂实录
-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 《家乡的桥》 教案教学设计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 走进童年,走进心灵的故乡
-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 《再别康桥》•剑桥的桥
- 《桂花雨》教学实录
- 评《《春江花月夜》2:应当与语文的美“拥抱满怀”
- 支玉恒《匆匆》教学实录(二)
- 九册思品教案集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