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9
《木兰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习本文祥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4、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利用民歌形式上的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2、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4、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5、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
6、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古代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分钟),今天我们想要更详细的了解花木兰的故事,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二、解题,介绍时代背景。(由学生介绍,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效果,给生字注音。
2、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教师有感情示范背诵。
可汗鞍鞯朔柝辔啾
4、分小组讨论:
①这是一首叙事诗,请大家按照故事情节来划分故事的层次。
②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四、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弄清字词句的含义,不清楚的教师点拨。
(二)讨论问题:(小组讨论,互相解答,不懂的全班来解答)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愁。
②能使文章简洁。
2、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
忧虑——反复思考——下定决心
3、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①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②战事紧迫。③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④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4、战场上木兰表现如何?请从文中找出来。
明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战事频繁,做事机警,智勇双全。
女扮男装,竟未被识破。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战斗艰苦,思念家人。保家卫国,壮志未改。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战争残酷,英雄凯旋。
(仅仅十五个字就表现了木兰十年的战斗生涯,可见详略得当,字字千金。)
5、木兰为什么辞官还乡,请你结合自己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谈谈看法。
明确:
①不慕荣华富贵,愿与家人团聚。
②向往和平劳动生活。
③封建礼法,歧视妇女。
6、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7、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后,可进行合理的想像表演)
8、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对木兰的赞美。
五、总结、拓展。
①这首诗在叙事上详略得当。详写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会见亲人;略写十年战斗生涯和出征前的准备。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安排详略,对能表现中心的材料详写。
②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
六、课后作业。
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神秘的莫高窟
- 记得与忘记
- 真情,懂得珍惜才配拥有
- 暑假里的事
- 我爱游泳
- 我的祖国,我的家
- 降雨的故事
- 看《功夫熊猫》有感
- 同桌的你
- 假如我会时空穿梭
- 第一次国庆合练
- 回味经典,品悟人生
- 香港见闻
- 人生只有一次
- 小区里的小花猫
- 领导用人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煤矿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探讨
-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浅探
- “新常态”下高校科研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研究
- 山西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地质勘探单位中人力资源经济问题的研究
- 财政预算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 绩资工资实施背景下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探析
- 大类招生条件下农业电气化专业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研究与实践
- 刍议国有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 档案袋评价法在工商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工科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 技工学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 论服装设计中的“后儿童”风格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断赏析
- 《寻隐者不遇》片断赏析
- 《寻隐者不遇》教学实录
- 《寻隐者不遇》课文
-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断赏析
- 《陶校长的演讲》相关知识
- 《寻隐者不遇》片断赏析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断赏析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其它杂项
-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 《寻隐者不遇》教材理解
- 《寻隐者不遇》作者简介
-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
-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