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1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一、导入
导入一:
有关南极的视频导入
师:这是南极,曾是一块神秘的大陆,吸引着众多的探险者来到这里。
1910年6月1日,英国人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1月,他们在埃尔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他们此行结果如何?
生可能的回答:成功、失败,要求学生简单陈述理由。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祝愿或担心,随斯科特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
导入二:
聊天对话
同学们,你喜欢探险吗?为什么?
生可能回答喜欢、因为有趣、好玩,也可能说不喜欢,因为有危险等。
师:这是我们想象中的探险,下面请同学们跟随斯科特经历一次真正的探险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梗概。
三、研读
承上面学生的概述
1、关于“悲剧”的理解
师:所有队员全部遇难,怪不得作者称这次探险为“悲剧”,那么这次探险只是因为这样的结局被称为悲剧吗?
生如果不能找出其他的悲剧因素,老师稍做启发: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生命自然是最有价值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是有价值的呢?
生找文中各种悲剧因素,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交流、提醒注意细节。(适时引导假如只死一个人是不是悲剧、
假如没人死但是失败而归是不是悲剧)
2、关于“伟大”的理解
师:概括我们所说的内容,这次探险中包含了:死亡悲剧、失望悲剧、见证者悲剧……等,同学们对“悲剧“的解读可以说很深刻了,那么作者为什么成这样的悲剧为“伟大的悲剧”呢?(或“面对这样的悲剧,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你认为哪些地方体现了“伟大”呢?(伟大之处究竟是在于何处)
请你找出来,分析一下,并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
生分析朗读、老师参与
师:同学们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一定要让茨威格因为知己了。他不选成功者来赞美,却满怀深情礼赞这些失败的英雄,正是要赞美他们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精神、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正是这样一些精神,是人类永恒的动力、精神的源泉。另外老师还读出了茨威格关注的不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引起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价值取向,关注人物的心灵。
四、悟读
是啊,这一幕伟大的悲剧令我们深深的震撼,也给我们留下了长长的思考,同学们从中受到了哪些启迪呢?可以联系自己生活来谈谈吗?
师生交流(学生说启发估计太空,一定要提醒他们去寻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比如借用鲁迅的那个“不耻最后”。跑3000米,最后一名,但坚持跑完。这就是伟大的悲剧
师生各用一句话总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最美丽的礼物
- 孝敬父母,感觉真好
- 我的心里话
- 我喜欢夜读
- 原谅别人,感觉真好
- 再见,我的时光
- 书山有路
- 我赞赏那股热情
- 家给我的不仅仅是爱
- 不忍心看你哭泣
- 献血的冲动
- 爱的荷梗
- 彩虹在微笑
- 那些泡沫般逝去的往事
- 成长的脚步
- 六枝特区建立党委常委联系老干部制度
- 为了梦想成真
- 张文秋故居探访
- 中国梦的践行者
- 找寻乡村的未来
- 跨越喜马拉雅的大爱
- 何建明:站在时代的天庭审视我们自己
- 文化凝聚正能量
- 惠水县老年大学开展进社区宣传活动
- 平塘县委离退局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动员会
- 贵定县开展“三爱”主题教育宣讲活动
- 荔波县委离退局召开学习《“四风”典型问题通报》会议
- 狂医刘崇举:渴望民间医技受到法律保护
- 贵州省老年大学到兴义市调研指导工作
- 鄱阳湖的文字
- 《长城砖》教学设计之一 教案教学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案教学设计
- 蟋蟀的住宅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从被动到主动》——识字6教学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
- 识字4 教案教学设计
- 特殊的考试 教案教学设计
- 匆匆 教案教学设计
- 风娃娃 教案教学设计
- 东方之珠 教案教学设计
- 一定要争气 教案教学设计
- 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案教学设计
- 《寻找秋天》 教案教学设计
- 掌声 教案教学设计
- 习作例文教学计划 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荷花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