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8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思路综述】
阿长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所以在鲁迅笔下常常出现。在这篇回忆性散文里,鲁迅饱含深情集中记叙了长妈妈给他儿时留下的印象,人物形象鲜明,细节描写逼真,情感真挚深沉,无疑,教学中抓住这些亮点分类突破。
【教学简说】
一.感知人物
1、布置自读课文,要求读准以下字音。
骇 掳 悚 絮 说 惶 急 疮 疤 诘 问 渴 慕 霹 雳 辟 头 画 舫
2、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用“阿长是一个的人”说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全方位感知人物,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
可以有如下一些说法:
阿长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人;
阿长是一个黄胖而矮的人;
阿长是一个别人不注意姓名的人;
阿长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的人;
阿长是一个睡相不好的人;
阿长是一个不许我走动的人;
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的人;
阿长是一个烦琐之至的人;
阿长是一个迷信的人;
阿长是一个善良的人;
阿长是一个朴实的人;
阿长是一个热情为“我”着想的人;
阿长是一个具有伟大神力的人;
……
教师小结:总之,阿长是一个好人,但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她是一个复杂的人。那么这样一个人,作者对她的感情怎样呢?接下来我们完成了下一步活动就能够明确了。
二.拎出线索。
1.教师读课文,学生听。
2.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怎样?边听边标出课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
明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的,从“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三.品味细节
1.读课文,要求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
教师提示:我们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作者的感情变化是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也就是说,这些事情就是我感情变化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联读课文,用简要的话概括出这些事情。
明确:一共写了七件事。
①常喜欢切切察察
②限制我的行动
③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
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⑤讲长毛攻城时护城
⑥谋害我的隐鼠
⑦为我买《山海经》
2、这些事中哪些地方写得最细,最精彩。请找出来,用“写得好,它写出了”的句式进行品析并说话。
学生活动。
四.想象创新
我们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
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代长妈妈说些话。
教师举例:
哥儿啊,我虽无名无姓,但经你一写,现在也成了名人了,可是你说我无名无姓,生得黄胖而矮倒也罢了,怎么连颈上的灸疮疤也写进去了呢?说我规矩多、烦琐、迷信也罢了,那时谁不迷信啊?可是你,怎么连我睡相不好这种私事都写进去了呢?特别是给你讲长毛故事时,讲的将我们掳去后,让我们脱下裤子站在墙头,大炮就放不出来,你也照实写下来了,你不怕人笑话我还怕人笑话呢!
附:板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
感知人物
烦琐、愚昧、迷信善良、朴实、真诚
拎出线索
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品味细节
竖手指、睡觉姿态、古怪仪式、讲长毛
想象创新
紧扣人物性格、联系现实生活
【评点】此设计以感知人物形象开始,以把握人物性格终结,整体教学过程线条单纯,以一个问题带动全篇的鉴赏性阅读;形式活泼、无拘无束的自由畅谈,容易掀起课堂高潮。同时,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地研读课文,增加了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最后一个环节的设置,实际上是促使学生回读课文,更深层次地把握人物性格,沟通了课本内外、课堂内外,使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水乳交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永远也忘不了的那一天
- 飞雪
-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
- 秋
- 爸爸我想对你说
- 夜月
- 秋
- 农季
- 悲伤的冬天
- 春雨
- 记事作文:我清清楚楚地记得
- 冬逝春
- 凝固了的雨
- 春
- 秋叶遐想
- 我与田园诗词的渊源
- 纪念杜甫诞辰千三百年赋并序
- 摘一片云赠与君
- 程菊仙《喝火令·山妹》点评
- 梅玉荣 李俊杰 安位 刘祖阡 陆建明 张兆仁 黄健 黄美玲
- 胡风古体诗词的情感世界
- 遗爱湖公园赋
- 香江一帜壮诗坛
- 中秋赠红其拉甫边防哨所官兵
- 起句如何生花
- 青荷一叶馨香脆
- 蓄养“四气”壮诗魂
- 读林峰先生《赋》
- 生新奇丽话构思
- 东坡焕发才女群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过渡
- 2010年中考文言文训练:《唐雎不辱使命》
-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基本篇目复习重点(1)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言表述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照应,前后呼应波澜生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音
-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题方法归类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段综合考察
-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开头,落笔有神引人入胜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主题文章的灵魂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名著导读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结尾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专题探究考查
-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