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5
《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
2、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3、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品析两幅雪景图。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设计:
一、导语:
播放彭丽媛的《塞北的雪》
投影《塞北的雪》的歌词
1、这是一首歌唱塞北的雪的名曲,作者看见那纷纷扬扬的大雪浮想联翩,赋予了塞北雪怎样的品格?
2、我们从哪句话可以看出?
过渡:对于雪,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感想也不一样。今天我们来看看1926年的鲁迅先生他对于雪的感想又是如何?
二、教师表情朗读课文,学生思考:
投影显示:
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
(明确: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
2、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整体上有何不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南方的雪美艳、北方的雪孤独)
三、学生再读课文思考,4人一小组讨论总结投影上的问题。
四、教师判断正误,引出:
投影显示:
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呢?从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有没有遗憾?为什么?
(讨论明确:滋润美艳绚丽有趣但不能持久)
过渡: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江南的雪给作者的感觉就是美艳、绚丽、有趣。但她的这种美因为未经磨练,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不能持久,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那么北方的雪是不是能洗却作者心中的遗憾呢?
五、请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三段,思考:
投影显示:
1、北方的雪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从这些地方我们还能感到北方雪的什么个性?
(讨论明确:因为她“永远如粉,如沙,决不拈连,蓬勃的奋飞”。从这里还能看出她独立的个性和斗争的激情以及献身的精神。)
2、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北方雪的什么态度?
(明确: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对北方的雪的喜爱)
六、师总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的眼里,这种美未经磨练,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像北方的雪一样,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她的存在,那张扬的个性,像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和战斗者,作者的感情在对北方雪的描写中得到深化。这种写法就是我们常讲的:借景抒情
七、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写一篇随笔:
投影显示:
《雨中庐山》图播放钢琴曲
八、教师点评学生的现场作文。
板书设计:
《雪》鲁迅
南方雪景图
北方雪景图
对比
奋斗的激情
课后记:
本文的中心思想表达较为含蓄,另外,学生也没有在苦难环境下艰难生活的经历,因此,理解本文中心是一个较大的难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赏月
- 诸子百家随感
- 20年后的同学聚会
- 我的祖国,我自豪——国庆60周年
- 童年趣事
- 可爱的蚕宝宝
- 告别夏天,告别你
- 国庆60周年:祖国在我心中
- 伟大的书
- 读书的乐趣
- 20年后回故乡
-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国庆60周年
- 夜中雪
- 我爱你祖国——国庆60周年
- 陪伴我,好吗?
- "杠杆牛"不可怕
- 丁健 专投小而美
- 我们是如何被代码统治的?
- 2020中国将成为高收入国家
- 下一个风口 精确医疗
- 新三板 造富花样
- 五十岁 开始理财的任芝铭
- A股大变将至
- 寻找次新股的明日之星
- 龙生股份神秘运作
- 北大方正 案外之题
- 《三体》的成功是偶然
- 被遗忘的诗样情怀
- 中国股民最短视?
- 创业板五年 谁领跑谁掉队?
- 《喂——出来》教材理解
- 《大雁归来》课文
- 《喂——出来》教学设计
- 《喂——出来》教学设计
-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 《大雁归来》教材理解
- 《喂——出来》练习设计
- 《喂——出来》教学设计
- 《喂——出来》课文
-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 《云南的歌会》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