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6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新诗中朦胧诗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中蕴涵的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激发爱国、为国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把握诗中富有特征的意象。
教学难点
1.朦胧诗的特点。
2.诗中“我”的形象。
3.诗中对祖国的感情抒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听一首歌,殷秀梅的《祖国,我永远热爱您》。(目的:将同学们带入意境)。每一位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都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这颗心与祖国的荣辱紧密相连。无数文人墨客,用饱蘸深情的墨笔,写下了一首首令人荡气回肠的诗,舒婷就是一位代表诗人,今天,我们共同走进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舒婷,当代女诗人,福建省泉州市人,1952年出生在厦门,由于家庭的破裂使她过早体味到社会的动荡,人世的沧桑。70年代末,她的诗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一举闻名。代表作有诗集《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三、分析诗歌
1.听读配乐诗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整体感知诗的意境,并注意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拍、重音和感情。
3.研析诗的内容。全诗共分四节。方法:(1)反复诵读,概括出每一节诗的内容。(2)在读中体会句式特点和作者的感情。
第一节:诗人排列了一系列具体的意象: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在这些意象的前面分别加了“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修饰词,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深情地向祖国诉说着“我”与祖国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情感。
第二节:运用“贫穷、悲哀、希望”等抽象的词语,宗教中传说的“飞天”神,写出人们在痛苦的境遇中饱含着“希望”。
第三节:“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等,写出祖国正孕育着新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第四节:写出“我”与祖国再次融为一体,个体上,“我”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使命上,“我”要承担祖国振兴的责任。祖国含辛茹苦养育了“我”,“我要用我的血肉之躯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四、难点解析
1.什么是朦胧诗。“朦胧诗”是采用虚写手法,变具体为抽象,追求的是诗内在旋律,运用象征和隐喻的写法,使人读起来有一种朦胧的美感。(学生再次朗读)。
2.对诗中“我”的形象理解:诗中“我是……我是你……”的句式反复出现,表明“我”与祖国用着共同命运,一同经历沧桑风雨,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的形象融入到祖国的形象中。
3.通过对诗中各种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在诗中,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情感表现在一些具体意象的描绘上,如“老水车、矿灯、路基”等象征着祖国饱经忧患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五、拓展练习
诗中所描绘的对象,有的有下一句,有的没有,试着给下面的几句后面分别添加一句诗,尽量准确描绘出具体意象的特点。
1.我是干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新刷出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再听一遍配乐诗朗诵,然后饱含深情的诵读这首诗。
七、全诗总结。
八、迁移延伸
课外阅读舒婷的《双桅船》,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附:
双 桅 船
舒 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
九、达标训练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我国当代女诗人,她是_______诗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 》《 》等。
2.给加线的字注音:
疲惫( )( ) 干瘪( ) 胚芽( ) 绯红( ) 迷惘( ) 淤滩( ) 簇新( )蜗 行( )
3.要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感情。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附: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①祖国→贫困落后 “我”→深沉悲痛
②祖国→痛苦追求 “我”→痛苦希望
③祖国→新生希望 “我”→希望欣喜
④祖国→富饶自由 “我”→奋发献身
祖国←血肉相连→我
荣辱与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书也是一种感受
- 祖国
- 那时,我累了
- 我心中的祖国
- 小木偶的故事
- 伟大的母爱
- 狐狸和乌鸦(新编)
- 有家真好
- 迷人的星空
- 广州的秋天
- 秋天
- 大地震一周年
- 中国,我为你骄傲
- 国庆——母亲的生日
- 唠叨也是一种爱
- 同声传译中停顿现象原因分析与研究
- 校园足球如何真正走进校园
- 论公立医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难点与对策
- “科学手机观”研究
- 工业园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研究
- 浅析心理辅导在新兵训练阶段的作用
- 基于灰色理论的浙江省渔业灾害损失研究
- 浅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的集中核算
- 浅谈女性运动员贫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 词语英译中的文化填充
- 浅析大学生士兵成长环境的构建
- 大学筹资措施:一项亟待扩展和完善的资源
- 论对外宣传翻译中的文化自觉与受众意识
- 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保障机制研究
- 试析医院管理工作中纪检监察的重要作用
- 《柯里亚的木匣》三步教案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其它杂项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教材理解
- 《科利亚的木匣》课文
- 《科利亚的木匣》说课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片断赏析
- 《陶罐和铁罐》教材理解
- 《科利亚的木匣》说课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