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7
《地下森林断想》练习设计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从几个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并作一些解释;再说说作者由地下森林升华出一个怎样的主题。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把握课文思想内容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一是提炼课文的主题思想。课文主题见“课文研讨”中的“整体把握”的第一段,但回答此题时不能照搬,应该“升华”出更深一层的主题。
试着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
坚忍顽强,不怕艰难险阻,不怕黑暗,忍受漫长的生长过程的煎熬;
沉着谦逊,拥有无比丰富的财富,却与世无争,沉默寡言;
乐观豪迈,自信生命力的强大,终究能战胜一切困难,任何时候都不悲伤或消沉;
无私奉献,把伟岸的成材献给人类,用美丽的景色装点大自然;
作者由地下森林升华出深刻的主题,可以用课文倒数第二段中的话来回答: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这样的回答好像没有回答完,还应补充一些内容:不怕命运不公平,只要努力,只要忍耐,终究能获得转机,获得应有的荣耀和尊敬。
二、联系上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1.“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你从哪里来?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那漫长的岁月?”
(作者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地下森林,倾注了什么感情?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阳光怎样“嫌弃”它?时间又怎样“公正”对待它?“几万年的代价”指什么?)
3.“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
(试找出恰当的格言警句概括作者受到的“启迪”,并找出一两个事例来印证这一道理。)
设计这些小题,意在引导学生咀嚼课文文笔精华,深化对课文思想感情的认识和体会。
1.课文有时用“它”,有时用“你”来称呼地下森林,表达的情感的强弱度有所不同,用“你”表达情感更加强烈,表达对地下森林的敬仰和热爱,对读者更具有感染力。
2.阳光的“嫌弃”表现在:“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作样地点头。它从没有留意过这陷落的大坑,而早已将它遗忘了。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好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阳光通常被视为最公平的,但这里表现出轻忽、冷漠和不公正。时间对地下森林却是另一种态度:给予地下森林的生命从无到有的机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时间也拟人化了,表现出爱心。“几万年的代价”是指:一、极言时间之长;二、在漫长的岁月里,生命陷于困顿以至窒息,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称为“代价”。
3.作者在课文的最后明白地说出自己所受到的“启迪”,用的文字较多,不是以格言警句的形式呈现的,现在要求学生用格言警句来概括,可以顺着作者的话去说,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会另作总结概括,如:置之死而后生;只要忍耐和努力,终究会获成功;一颗优秀的种子,在任何贫瘠的土地里都能生长……至于让学生举一两事例,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
三、将课文与下面的短文比较一下,想一想:同是写地下森林,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上有什么不同特点?由此可以看出文学思维和科学思维、描写和说明有什么不同?
(短文略)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文学作品和说明性文章在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
课文充分运用想像,描写了几万年之前和几万年之中发生的事情,其中大都是作者的猜想,未必有事实依据,而且语言充满激情,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显示了语言的艺术魅力;而本题所附的短文则是平实地写来,不带感情色彩,没有运用修辞方法,句式也没有什么变化,都是陈述句、判断句。
由此可以看出两种文体所体现的思维和语言的不同:
抒情散文,是用有情的笔调写成的;说明性文章是用理性的客观的笔调写成的。
抒情散文中处处充满鲜活的生动的形象;说明性文章无须执著于描写生动的形象。
抒情散文采用“焦点关注”,即突出重点不及其余;说明性文章要全面介绍。
抒情散文的语言是富有文采的,句式富于变化;说明性文章要求平实、准确。
抒情散文描写时不要求准确无误;说明性文章要求准确地说明,常使用数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忘的一件事
- 森林的会议
- 爱似涓涓细流
- 红领巾伴我成长
- 人生中的坎坷
- 我爱我的祖国
- 骑自行车
- “红楼梦”随感
- 我爱我的祖国
- 我的理想
- 请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 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幸福
- 祖国在我心中
- 覆灭的泪
- 祖国60华诞
- 对电力企业物资保管与验收相关问题的再探讨
- 以胜任力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 关于公路与桥梁工程监理若干问题的研究
- 国内成品油销售策略研究
-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 期货交易所公司化的动因分析
- 关于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几点思考
- 基于绩效提升的医院经营管理体系研究
- 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探索
-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工作
- 中小企业应具备的互联网思维
- 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应用探讨
-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项目优先级评定方法及应用
- 提升变电运行基础管理工作探讨
- 国有金融类管理型公司青年人才培养探究
- 《公输》教学设计
-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 《公输》教学设计
-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 《地下森林断想》练习设计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设计
-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 《地下森林断想》作者简介
- 《公输》说课设计
-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