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5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齐读、分组、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周恩来学习目标、志向,并向其学习。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手段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它是我们前进的目标,能把你的志向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吗?(生畅所欲言。)好!立志成才,从小做起。(师板书:15立志)今天,我们在这里认真读书,就是为实现美好的志向而努力。早在1910年的一天,东关模范学校的课堂上,校长和一群孩子们也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新课
(一)自学
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指名读全文,正音。学生评议,解决“华、索、模、振”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
3、同桌互读。
4、生字卡片测识字情况,将不认识的字贴在黑板上,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其读音。
(二)交流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整体感悟,综合探究。
1、自读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从每个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2、自主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读文,交流读文所得。自由组合学习小组,以不同的方式(如:齐读、轮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等)读文,自主学习中感悟文章情感,感知文章内容。组内汇报**读文所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质疑。学生以小组形式汇报**学习结果,并提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老师进行恰当的评价指导。
4、说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
(三)诵读
通过诵读,感受周恩来年少而志高远的胸怀和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分角色读文。
(四)识字
1、测读本课需认识的生字,尤其是黑板上学生不认识的字。
2、同桌互测生字,全会读得两颗星,个别不会的得一颗星。课下互相帮助。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内容,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3岁的周恩来从小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个真实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是中国人,要为我们的祖国强大而发奋学习,为祖国的明天尽一份力量。这是一位伟人的满腔热情,你们能读读吗?
(一)交流
再次感知课文。
1、有感情朗读全文。
2、学习了这篇课文,谈一谈你的感受,说一说你的志向。
3、用“立志”造句。
(二)写字
1、巩固字音,理解字义。认读9个生字并扩词。
2、交流识记方法。
3、学习书写。注意提示学生“且、顾、略、微”这几个字的书写要点。
(三)练习
1、与同桌读一读这些词语,再选择其中的5个听写下来。
崛起
年龄
微笑
思索
恩情
其中
浓眉大眼
若有所思
2、写一写:为而。
练习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读一读周总理的格言。
板书设计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从小立志
周恩来**报效祖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次星际审判
- 未来的我
- 游宝葫芦农庄
- 快乐的烦恼
- 小溪、大河和大海
- 千年等一回
- 记我的难忘事
- 在钓鱼的那一天
- 爸爸与车
- “网虫”——老妈
- 瞬间
-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 锁链
- 放飞梦想
- 我爱小草
- 试析国有企业青年思想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 浅议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
- 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若干问题
- 微信对大学生影响的实证研究
- 浅析大学生未就业的原因及对策
- 微博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论煤炭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 试论大学生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 如何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工作
- 浅析大学生处理恋爱关系
- 大学生养成教育现状及培养途径研究
- 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视角分析大学生择业观
- 青年思想教育的时代审视
- 关于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的研究
- 以团日活动为载体完善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 《梅香正浓》课文
- 《黄山松》课文
- 《螳螂捕蝉》课文
- 《梅香正浓》教学实录
- 《黄山松》教学设计
-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
- 《苍松怪石图题诗》课文
- 《苍松怪石图题诗》教学设计
- 《养花》教学理解
- 《竹颂》教学设计
-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 《墨竹图题诗》课文
-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 《竹颂》课文
- 《黄山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