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小镇的早晨》,镇——请读准翘舌音、前鼻音(学生跟读,正音)
师:小镇,去过吗?(学生摇头)是的,老师也没去过。可是我想那地方就像插图上画的那样。小小的,农民们上这儿来买东西、卖东西的地方。大家看课文中的插图。
(设计意图:
对于比较难解释的、与孩子的生活并不接近的词语,教师充分运用教材上的插图进行处理,很好。如果按字典上的概念化的词条来解释词语,将会让学生更加不明白。)
师:同学们听老师读第一段,听完了说说小镇是怎么醒来的。
(教师声情并茂地背诵第一段课文,加上必要的手势,并按要求处理重音)
“城市的早晨,是汽车短促的喇叭声惊醒的;蚕乡小镇,四周河道纵横,它的早晨是木船悠闲的摇橹声唤醒的。”
怎么醒来的?
生:是木船的摇橹声惊醒的!
师:听下来,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什么叫“橹”?
“摇橹声”是怎么样的?
小镇的早晨怎么是摇橹声唤醒的?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有谁能帮助他们?
生:我知道。橹大概就是桨,摇橹声怎么样我不知道,我没听到过。
生:小镇旁边河道纵横,就有许多船,所以它的早晨是摇橹声唤醒的。
师:说得真好!摇橹声大概“吱呀、吱呀”这么慢慢地叫:
“醒来啦!起床啦!”(教师形象地慢慢地叫着,同学们都笑了。)
(设计意图:
摇橹声对城市孩子来说是陌生的,教师形象地拟声又联系“唤醒”,让孩子进入作者描写的情景,并为小镇早晨的恬静作一铺垫。)
师:请同学们读读第一段的后半句话,把小镇是怎么醒来的轻轻地告诉大家。(孩子们有表情地读)那么,前半句好像没什么用,我们把它去掉,行吗?
生:那不行的,好像是对比。
师:哪儿是对比呀?你能读读第一段,告诉大家吗?
生:短促的喇叭声和悠闲的摇橹声是对比。
生:惊醒和唤醒是对比。
师:说得好极了,惊醒是一下子被吓醒了,唤醒呢,是轻轻地被叫醒的。
这么一对比呀,更让我们感觉到小镇的早晨是——(学生自然地接上来说“是恬静的”)
(设计意图:
这个教学环节完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孩子体会对比的作用。不是简单地灌输一种修辞方法,而是让孩子真正体味到小镇早晨的恬静。)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粉笔
- 春天来了
- 小白兔
- 砖的自述
- 快乐的旅行
- 珍惜自己,保护地球!
- 不一样的我们
- 小议规则
- 蝉
- 请你珍惜水
- 螃蟹
- 菊花
- 成长
- 我最喜欢的玩具飞机
- 新学期计划
- 大型施工项目财务集控管理研究与实施
- 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现场布置的管理
- 影响医保费用结算的因素与对策
- 搞好半年财务分析 确保预算有效执行
-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强化措施探讨
- 刍议当前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信用评级模型的验证方法探讨
- 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战略思路构建
- 对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几点建议
- 我国房产税征收的条件及影响
- “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影响与展望
-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与防范
- 金融环境变化对商业银行审计的影响
- 风险投资行业的财务风险防范
- 佛教基金会财务管理问题及改进措施
- 《小贝壳》教材简析
- 《春天来了》教案之一
- 《交通工具》教案之二
- 《走出校园认汉字》教案之二
- 《西柏坡》教案之一
- 《西柏坡》拓展资料
- 《谚语三则》教案之一
- 《春天来了》相关资料
- 《谚语三则》教案之二
- 《老人与苹果树》课外拓展
- 《小贝壳》课外拓展
- 《交通工具》教案之一
- 《我的小天地》教案之一
- 《我的小天地》教案之二
- 《走出校园认汉字》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