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4
《冰灯》教学札记
我一直在苦恼,现在的孩子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孩子对学习经常没有什么兴趣,我们教师不得不绞尽脑汁来想很多的策略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过有一次在一节语文上孩子的表现,让我有了新的一些收获。
那是一篇叫做《冰灯》的课文,课文中提到小军的爸爸用钱给小军买了一个很美的玻璃灯,作者也很喜欢透明的等,就让爸爸做一个,家里没有玻璃,爸爸为了做这个灯,就冻了一块冰,在除夕早上起来,磨冰块,做冰灯。为了让孩子感悟爸爸的爱,但是为了让孩子有思考,讨论的余地,我提了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哪个冰灯更美一些?
有学生回答我:"老师我觉得小军的灯更美,因为它是玻璃做的,而'我'的灯是爸爸做的,还是用冰做得,怎么可能做得好看呢?"
这时候,很多学生愣了一下,大家对这种想法都有点意外,很多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很多人开始思索,有人马上去读课文。
我咋一听也觉得学生是不是没有理解课文中得含义呢,我很想引导他理解这层含义,可是转念一想,为什么不尊重一下学生的看法,让学生再读一读,和同学讨论一下,再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一场小小的争论呢?新课程不是很注重学生的独特的见解吗?我也尊重一下学生。学生经过读、讨论,开始发言。
一学生:"老师我还是觉得'我'的冰灯更美,因为那是爸爸忍受着寒冷,在除夕早上做的……这是包含着爸爸对我深深的爱的冰灯,所以……"然后学生还读了书中的词句来说明。大家也很赞同他的看法。因势利导,我就让他们带着感情来朗读课文。我发现,学生的兴趣很浓,读得特别认真。读完后,那个我让另一方的同学来发表他的意见。
一学生说:"老师,你们都说那个冰灯含着爸爸对'我'的爱,那小军的玻璃灯不也包含着他的爸爸对他的爱。"我和很多孩子都很感兴趣,我也一下子意识到了这一点,对呀!我让他继续说说他的看法:"小军的爸爸给小军买的冰灯不也是爸爸跑到镇里买的,这也是爱的表现,另外,他爸爸买的冰灯比较贵,要花很多钱,而这些钱不也是爸爸辛苦挣来的,和'我'的爸爸辛苦地做冰灯不是一样的吗?"
我真佩服孩子这种独特的想法,真佩服他那样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同学们听了都觉得很有道理,也表示赞同,当然其他孩子也针锋相对,认为'我'的爸爸的爱更美什么的,但是在争论中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我也毫不放过一次次的机会,引导学生思考,发表各自的意见,朗读,效果很好。
在另外一篇课文中,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在学习《电话的发明》的时候,课文中出现一句话"……他们的实验又失败了……",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有个孩子发现了这句话中有个"又"字,马上提出:"老师,课文只讲到他们做的一次实验,为什么这里还用'又'呢?"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注意到,备课的时候也没有在意,而其他孩子对这个问题很疑惑,很有兴趣,我赶紧抓住这个机会,让他们再读课文,再来回答这个问题。本来这篇课文没有什么味道,孩子不是很爱读,来这么一个问题,孩子们马上来了兴趣,很多孩子认真读起课文,寻找原因。经过这么一读,他们找到了了用"又"的原因,同时他们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兴趣似乎也提高了很多,接下来的学习中好像都不放过课文中的每个字眼。
以上两个的小环节中,我发现,其实孩子的心理特点就是这样,对很对自己不明白的事物都很有兴趣,只要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抓住这个特点,抓住孩子每一次的灵感的闪现,抛弃原来固化的模式和你原来的打算,让孩子自发的对学习中的疑惑或一些不同看法激发出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孩子自己带着自己的兴趣去学习,这样不就是所谓的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吗?作为老师,我想要特别注意尊重孩子的想法,设置有时还得鼓励;老师还要善于发现孩子在学习中的灵光的闪现,要捕捉住那一瞬间,因为有时候那些能够激发兴趣的"光"就是一闪而过的;老师更要因势利导,抓住机会让孩子用兴趣引导学习;老师还得要有热情,我发现如果老师能够像孩子一样,兴奋地、热情地对待这些瞬间,孩子也对因为你地投入而更加投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什么最重要
- 少年作家不应被如此批判
- 端正心态
- 当自残成为习惯
- 我的学校
- 竞争,我们别“抢”
-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 在冷清,沉寂和丑陋中发现美
- 学者明星也疯狂
- 和自己奔跑
- 简论日资企业注册“三光”商标的失败
- 不要再玩历史啦
- 人不同于水
- 生命的价值
- 理解创造未来
- 《美食家》的修辞分析
- 铁岭古塔文化价值及其旅游开发利用
- 从范畴化理论到认知语言学
- 中国文化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流变
- 对外汉语教学中“半”字的讲解
- 刘三姐歌谣文化研究:背景、现状与展望
- 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 通过解谜重新发现历史
-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及其保护利用
- 维吾尔语“黑”与“白”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义及翻译
-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中的“另类”
- 浅谈赵季平影视音乐的语言文学特征
- 新疆高职院校全员岗位育人工作现状分析
- 浅谈邓小平理论
- 深泽坠子申遗成功后的生态调查
- 西沙渔人 教案教学设计
- 二泉映月(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云房子>>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第9册第7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黄鹤楼送别 教案教学设计
- 但愿人长久 教案教学设计
- 小音乐家扬科 教案教学设计
- 9巨人的花园 教案教学设计
- 给予是快乐的 教案教学设计
- 桂林山水 教案教学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 悲壮的一幕 教案教学设计
- 两只小狮子 教案教学设计
- 我叫足球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