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3
《电话的发明》相关知识
贝尔发明的原始电话机,技术还非常粗糙,听筒里传来的话音很不清楚。因此,这种电话机很快就得到了改进。
首先是大发明家爱迪生和休斯改进了导电粒子的成份,他们采用的是从烟煤中提取的碳精粉。碳精粉是导电体又具有良好的弹性,很适合用来做导电粒子。采用了这种新材料碳精粉后,电流对声音的变化变得更加敏感了,因此,用电话交谈时语音也就清晰了许多。
语音变成电信号后,就由电信号来传播,但电信号经过长距离传送会不断地损失能量。当传送距离较长时,受话器收到的电信号已经相当微弱,由此微弱的信号转变的声音就模糊不清,怎么办呢?很明显,要设法减少电路中信号的衰减。人们在早期采用的办法是给电路增加电感。增加电感的想法最早是在1887年由英国人奥利弗.亥维赛提出的,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增加电感会影响信号的传输效果,但亥维赛不拘泥于传统的观点,大胆创新,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纵观科学发展史,许多伟大成就都是对那些似是而非而人们又习以为常并被奉为金科玉律的陈旧观念的反叛而取得的。
亥维赛建议的实践者美国科学家普平在电话电路上每隔大约一公里串接一个加感线圈,这样经过无数次“加感”,电信号的衰减明显减少了。而且,电缆也可以做得细一点了。
1906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三极管的作用就是将电信号进行放大,因此也就找到了一种更好的解决线路中信号衰减问题的办法——在线路中安放电话增音机。因为“加感”是有副作用的,信号经过“加感”电路时,频带的边缘会发生变化,结果是语音变得失真,但增音机的出现使得这种现象得到一些改善。
早期的电话机属于磁石式电话机,主要由送话器、受话器、手摇发电机、电铃、干电池等几部分构成。
通信的电能是由自备的干电池提供,而振铃电能则由手摇发电机提供。我们在许多古老电影中都看到过这样的镜头。在打电话时,先取下话机,然后用力摇动手柄,之后再进行通话,这就是用手摇发电机摇响受话方的振铃。因为这种手摇发电机上有两块永久磁铁,所以把它称作磁石式电话机。这种电话机由于不需要外接电源,所以在那些没有交流电的偏远地区或者在军事上的用途还是很大的。
后来,美国科学家安德斯设计了一种新的电话机,这种电话机不用自带电池,也没有手摇发电机,所用电源由电话局统一供给,我们称这种电话机为共电式电话机。共电式电话机和磁石式电话机相比,结构简单,成本也相对降低。
电话机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几代人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无论在其性能、结构以及外型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几乎找不到“始祖电话机”的影子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帮诸葛亮
- 枣树
-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 怕鹅
- 夏日的苦瓜
- 爱惜生命
- 读《红楼梦》有感
- 我眼中的泉州
- 成长脚印
- 在毕业典礼的发言稿
- 眼泪
- 如梦令之景
- 悠悠鉴江河
- 难忘的校园
- 我的小天地
- 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指导体系探索
- 关于将文化因素导入高校英语课堂教学问题研究
- 发挥中学生班会课育人功能的对策探析
-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探析
- 高职高等数学与专业课程衔接统一的教学方法研究
- 高等数学研究性教学实践中的几点认识
- 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
- 高校团组织在大学创新活力释放中的推动作用研究
- 泛论阅读教学中的衔接应用
- 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 高校艺术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 分析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 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之对策
- 高校思政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及其实施策略
-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
- 《当代神农氏》相关知识
- 《一个这样的老师》课文
-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
- 《苏武牧羊》教学札记
- 《当代神农氏》课文
- 《南沙卫士》课文
- 《詹天佑》教学实录
-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
- 《当代神农氏》相关知识
- 《詹天佑》教材理解
- 《苏武牧羊》相关知识
- 《苏武牧羊》相关知识
- 《南沙卫士》教学设计
-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