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和氏献璧》教学札记
《和氏献璧》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主题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在教学中,要注意从课本内容到生活实际,从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和氏献璧》这篇主体课文是一贯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故事。
我所教学的是《和氏献璧》这篇课文的第1课时。它的教学目标是:
学习《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在教学前,与学生一起收集关于和氏璧的资料,初感知。
《和氏献璧》在教学时,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理解献、璧的意思,导入新课,并质疑。
然后,在新课的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使学生能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气氛中学习,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指名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说说:和氏献了几次璧玉?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步,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卞和第一次、第二次献璧。学生自愿起立朗读,知道卞和前两次献璧的结果。
2、学习卞和第三次献璧。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习卞和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思考讨论:卞和为什么把宝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尽?这时,并引导学生读上下文,从而理解捧在这里的含义及如此悲伤的原因,再读卞和说的话,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是真诚、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最后把领悟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3、让学生审题:和氏献璧他献出的是什么?进一步理解课题的含义。
最后,拓展延伸学习,让学生将自己收集的关于和氏璧的资料,互相交流。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既说明玉的珍贵,又衬托出卞和的忠诚之心。并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一次劳动
- 我的同学
- 备战校运会
- 礼物
- 自大的蚊子
- 宽容是一种美德
- 七彩人生
- 幸福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读《青鸟》有感
- 夜间行动
- 我的理想
-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 我的梦想
- 好成绩要靠自己努力
- 生命——瞬间及永恒
- 纯真
- 论能否认定为自首情节研究
- 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解决的问题
- 浅析未成年学生权益保护之漏洞与完善
- 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性探索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上海市发展型养老保险的制度完善研究
- 第三人妨碍合同缔结行为的法律规定与完善
- 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探究
- 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 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几点法律分析
- 青年公益创业的困境与出路
- 关于新刑诉法中证人出庭作证有关规定的几点看法
- 罪刑法定和刑法解释关系辨析
- 关于新农村法治建设问题的思考
-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完善之构想
- 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考评机制对策研究
- 《养花》片断赏析
- 《养花》课文
- 《养花》教学设计
- 《养花》教学设计
-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札记
-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 《四时田园杂兴》课文
- 《四时田园杂兴》教材理解
- 《四时田园杂兴》作者简介
- 《养花》问题探讨
- 《四时田园杂兴(二)》教学设计
- 《养花》教学札记
-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 《养花》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