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李时珍》教学札记

《李时珍》教学札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1-03-11

《李时珍》教学札记

听了两位老师上的《李时珍》第二课时后,颇有感触。两位老师自身素质都很好,课堂调控能力也都不错,也很注意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教学效果大不一样。

一位教师围绕课后思考题“为什么人们称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来组织学生学习,学生自由读书,勾画体现李时珍伟大的词语句子,思考,讨论,交流。可以说,给了学生较大的自学、讨论、思考的空间,但是在反馈时,明显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较沉闷,究其原因,是那个“伟大”限制了学生,把学生吓住了,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小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容易感知,而对那些抽象的概念很难把握,学生很难把李时珍的一些具体行为马上与伟大联系起来,他们看到的是从小立志学医,处处留心学习、为了编书不畏艰辛,踏遍名山,访遍众人,亲口品尝药物的李时珍,而不是“伟大”这两个抽象的字。老师却要他们把这些都归纳到“伟大”上来,真是难为了孩子们。因此,教师不得不费劲地把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都牵到“伟大”上来,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信心慢慢地也被牵走了。

另一位老师的课没有把“伟大”提出来,孩子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却处处感受到了李时珍的“伟大”。李时珍的伟大表现在他有一部伟大的巨著《本草纲目》,还表现在有一个伟大的编书历程。这些只能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上课开始,教师请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关于《本草纲目》的有关知识,然后教师出示一本线装本的《本草纲目》并简要介绍,那本古朴的年代久远的书和教师的介绍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正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恰到好处地问: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想不想去看看当年李时珍是怎样编这本书的?学生的学习欲望马上被调动起来。教师从情感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勾画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反复读,边读边体会,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这样的学习要求符合孩子的学习心理特征,,便于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每个孩子在自己能力所及都会有所体验,有所感受,由于有情感的投入,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不论是自学还是小组讨论,学生都很投入。反馈时,学生更是跃跃欲试,情绪高昂。教师抓住几个关键的句子,或引导对比,品析语言,或引导展开想象,感悟人物形象,或重点指导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学生通过对具体的语言现象的感悟,品味,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李时珍的形象也在学生心目中逐渐清晰,逐渐高大起来。课后,教师引导学生继续通过读书,上网了解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以及正走向世界,焕发青春的中国中医的有关知识。

这两节课留给我们的思考是什么呢?

好的教学的标志是能够促进有效学习的进行,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教的过程应顺应学生学的过程。第一节课漠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第二节课的教学,正是顺应了学生学的需求,教师创设了情境,调动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思维活跃,并进行着积极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要让学生积累文化,积淀精神,打好人生底蕴。第一节课着重于认知性,第二节课则制造了课堂的热源效应,打通了课堂的壁垒,将学习活动立体化,极大地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外延。引导学生课内外了解《本草纲目》等正是积累文化,带领学生和李时珍一起去感受编书的历程就是积淀一种精神。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老师,请听我说
说说歌曲
多说坏话
保持快乐的“处方”
让世界充满爱
我的课余生活
真正的天堂
丑娃娃不在为长相哭泣
留给明天
人是不可能注定的
学会等待
今天,我值日
夏日在融化
小清河,我的梦
掌心里的暖
我的红高粱
诗人之困 2014年2期
在诗里活着
小清河印象
高速公路 2014年2期
午夜,乡思
春天,春天
张洁的诗 2014年2期
国家大剧院
雪的深处 2014年2期
从此往北 2014年2期
洪园闸,不曾走出的门
今夜无眠 2014年2期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桃花源记》复习训练及答案3
南京六中2011年中考语文名著专项测试题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解析:《鱼我所欲也》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与朱元思书》达标训练及答案
2011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训练:地震与海啸的关系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
2011年中考语文专项训练:古诗词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捕蛇者说》达标训练及答案
2011年中考古诗词鉴赏题分析及解答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桃花源记》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教学案:仿句练习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初中古诗词阅读训练60首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醉翁亭记》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岳阳楼记》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桃花源记》复习训练及答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