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1
《我们的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我们的手》是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全诗共四个小节。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借“手”这一意象,把它分别比做电线、桥、船、小鸟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幸福、友好、真诚、快乐的等人性中美好的感情传递给热爱生活的人们。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四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初步具备了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大胆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之在理解体验、思考感悟中,情感受到熏陶,思想获得启迪。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体会手所象征的感情,进行仿照编写活动,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流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你能具体说说我们的手能干什么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们的手》。
2、板书、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探究识字。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把自己喜欢的地方画下来,记下不懂的问题,或者在书上标一标自己的新收获。
(2)展示读。
(3)读后评价。(或自评,或同学评,或老师评)
2、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本课词语:传递彼此的问候跨越托起星辰欢乐地飞翔
(1)学生自由认读。
(2)自主、探究性识字。
三、精读课文,深化目标。
1、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出示读书建议:?默读诗歌,看看能读懂哪些内容??遇到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在旁边打上个小“?”。)
2、交流汇报。
(1)读过这首诗歌,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你最喜欢哪个段落?谁来读一读?并说说你的理由。
(2)指导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评价。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整首诗歌把我们的手比喻成了电线、桥、船和小鸟,那它还会是什么?请小组合作,再仿编一段,来表达一下你们的感情。
2、小组展示编写。评价。
五、感情升华。
大家通过自己仿编的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我们的手是一双神奇的手,他可以在我们之间形成一种力量,也可以表达一种感情和含义,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关于手的歌《手心手背》和一句手语――“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六、作业:
1、请你回去把这首诗歌献给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2、继续完成仿编。
总评:
本诗歌内容浅显,却意境深远,为了能让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教学环节中采用了学生自由读、老师范读、小组读、指名读等多种诵读形式,给学生创造美的意境,体会诗歌的优美,激起学生的感情。此外,在仿照诗歌续编环节中,让学生大胆地想、尽情地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感觉教师在对教材深远意境的感悟、引申上有所欠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羊寨桃花园一游
- 读《军旗飘飘》有感
- 说“成功”
- 一次激烈的足球赛
- “天书奇谈”,谢谢你
- 改选班长
- 秋天的树叶
- 我的手机
- 感恩信
- 妈妈,谢谢您
- 田园一游
- 我喜欢
- 四季(诗歌)
- 谁不说咱家乡好
- 难忘的一次生日
- 寄生地主制的作用和历史地位
- 英国工业化时期的铁路建设对社会的影响
- 象征人类学视野下的小河墓地遗物分析
- 传统善堂善会在清末的社会影响力
- 战后日本町内会废止过程
- 侗族社会生活中音乐的地位与作用
- 从清末洋务史看中国强国御侮思想
-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
- 民国初年袁世凯与国会制宪权之争
- 略论程朱理学与南宋教育的关系
- 毛泽东反右思想的萌芽
- 吉林乌拉打牲文化特点探析
- 用地域文化拓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刍议
- 浅析秦汉丧葬制度体现的等级现象
- 中国鸦片问题文献及研究述评
- 《花之咏》教学设计
- 《我们的手》教学设计
- 《一双手》课文
- 《花之咏》教学设计
- 《花之咏》教学设计
- 《一双手》教学设计
- 《花之咏》教学设计
- 《花之咏》课文
- 《一双手》教学设计
- 《游园不值》教学札记
- 《我们的手》课文
-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 《手上的皮肤》教学设计
-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 《我们的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