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6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4.按课文前的“连接语”中的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5.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及相关事例。
6.小调查:问问你身边的人们,他们对器官捐献的事情了解多少?他们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吗,为什么?
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盲姑娘只能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有了恢复健康的可能。
(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
2.板书课题,激发读书兴趣。
生命是美好的,谁不热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吧。
自学反馈,质疑问难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正音。
2.说说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2.讨论交流: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请你为大家声情并茂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会感动你。
3.课文的最后一段连续用到了“骄傲”这个词语,让我们把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讨论讨论: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赏读课文,感受人性美
1.课文中的故事感人至深,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全文。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交流感想: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受,与同学们谈一谈。可以对文中的某个人物发表看法,也可以对事情本身阐发议论。
课外拓展,实践活动
1.向你身边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向他们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2.写一封倡议书,号召你的小伙伴参与到器官捐献的事业中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六一
- 我爱“妈妈”
- 我帮妈妈煮饭
- 我是交警
- 有奋斗,才有快乐
- 追燕子
- 5.12四川大地震
- 我的端午这样过
- 保护地球,从我做起
- 还是井底好
- 美丽的故乡
- 遇见草莓仙子
- 我家的“不速之客”
- 童年趣事
- 记忆中的早晨
- 埃斯卡纳齐的收藏传奇
- 由“八不”浅析《中论》之空观建构
- 浅析马克思国家观的形成
- 土耳其议会选举的“扭转”作用
- 论留白艺术在现代文教学中的运用
- 人工智能的日常应用
- 依托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业
- 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
- 浅析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
- 传播《红星照耀中国》第一人
- 基于企业发展的视角浅谈企业激励制度
- 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
- 普京访问意大利:有面子没里子
- 西非国家“抱团反恐”
- 地平线上的多极世界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 《永生的眼睛》练习设计
- 《永生的眼睛》练习设计
- 《永生的眼睛》说课设计
- 《永生的眼睛》说课设计
- 《永生的眼睛》片断赏析
- 《永生的眼睛》教学札记
- 《永生的眼睛》相关知识
- 《永生的眼睛》相关知识
- 《永生的眼睛》教学实录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 《永生的眼睛》教学实录
- 《永生的眼睛》课文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