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朱鹮飞回来了》相关知识

《朱鹮飞回来了》相关知识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1

《朱鹮飞回来了》相关知识

在西双版纳莽莽苍苍的亚热带雨林中,栖息着众多的野生动物,其中不乏世界上属珍稀或濒临灭绝的动物,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环境条件,是几个不同自然区域生物区系的野生动物荟萃之地。据调查,西双版纳的野生动物多达756种,占全国动物总种数的25.4%。其中哺乳动物108种,占云南省的42.8%,占全国的23%;有鸟类42种,占云南省的39.9%,占全国的36%。江河中有鱼类100种,占云南省的25%,在国家重点保护的335种陆栖脊椎动物中,西双版纳有129种,其中一类保护动物20种,即蜂猴、熊猴、啄尾猴、灰叶猴、白颊长臂猿、熊狸、云豹、金钱豹、虎、亚洲象、小鼷鹿、印度野牛、黑鹳、赤颈鹤、孔雀雉、绿孔雀、黑颈长尾雉、巨蜥、蟒蛇。有二类保护动物109种。此外,尚有10种属于云南省珍稀濒危保护动物。

西双版纳的亚热带雨林之所以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罕有的“动物王国”,除了这里茂密的森林、广阔的山场,复杂多样的植被和高温多湿的气候之外,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傣族人民热爱森林、热爱水源,注意保护动物,祖祖辈辈与动物和谐相处也是主要原因。

傣族先民很早就知道人与野生动物共同生活在一块土地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他们从实际生活经验中知道,人离不开动物,动物也靠人的保护。例如:他们知道,如果没有蜈蚣咬蛇,蛇就会过多,人就会受害;而鸡又吃蜈蚣,如果没有鸡,蜈蚣太多,人也会受害,而蛇又吃鸡和鸡蛋。三种动物之中,灭绝了任何一种,失去相互平衡和制约,人类都会受害。所以,傣族十分注意保护动物,学会正确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力求做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森林中的野象是西双版纳傣族的图腾崇拜物之一。在傣族群众中广泛流传着许多关于象的神话传说。傣族自认为是象的后裔,生活中处处有崇拜象的民俗。象是人类的朋友,可是有时野象也会走进村寨毁坏庄稼,而豹子、老虎不时会进入村寨伤害人畜。傣族群众就在村寨附近的山坡上栽种成片的芭蕉林和竹林。野象常来吃芭蕉和竹子,豹子、老虎慑于野象的威力,也就不敢走近村寨了。由于野象是庞然大物,力大无比,又很聪明,通人性,傣族很早就学会将野象驯养,供人乘骑,用来开荒、拖拉木料。

西双版纳的傣族,特别是景洪坝子的傣族对马鹿情有独钟,感谢马鹿引导他们的祖先找到了澜沧江畔这块肥美的坝子定居下来,世代繁衍生息。有一则传说故事讲到:远在3000多年前,傣族首领叭阿拉武在狩猎中见到一只毛色金黄的马鹿。他们追追停停,停停追追,金鹿忽现忽隐,始终追不上。金鹿一直把叭阿拉武一行人引到当今景洪这块坝子后才消失了。“啊,这是天神的恩赐!”叭阿拉武他们就在景洪坝子定居下来,砍倒荆棘,烧掉野草,修通道路,开垦农田,建筑竹楼,把景洪坝子建成美丽富庶的地方。所以,马鹿成了傣族图腾崇拜物之一。

孔雀是傣族民众心中的吉祥鸟。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孔雀的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当你进入西双版纳,你会看到村寨中、寺庙内、屋顶上、道路旁、公园里处处有栩栩如生的孔雀雕塑。节日里,傣族青年男女跳起优美动人的孔雀舞。傣族喜爱孔雀,他们从不猎杀孔雀,有的人家还将孔雀驯养在庭院里,给人们带来一片祥和安乐的气氛。虽然近年来森林中的孔雀数量大为减少,但人工饲养的孔雀却在增多。如曼听公园和原始森林公园大量人工繁殖、饲养孔雀,以供游人观赏。

近年来,随着西双版纳辖区内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划定,有关动物保护法规的公布实施,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得到增强。西双版纳这块热土上的森林和动物资源正得到越来越好的保护。有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得到保护和繁殖,数量正增加,如原已数量不多的亚洲象正增加。如今在野角谷公园的森林中,甚至大白天,游客也能见到成群的亚洲象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喜欢看电视
大熊
建国六十周年
我想让天鹅来家乡做客
冬之韵
《谁偷走了我的时间》有感
难忘的事
干冰
我爱妈妈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看《地道战》有感
我是一个淘气包
打羽毛球“后感”
网迷妈妈
读《非常女生》有感
口语沟通在图书馆流通部门中的应用
试论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及策略
刍议高校图书馆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服务
高校图书馆读者互动平台体系构建与服务分析
浅谈提高乡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措施
浅谈图书馆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提高途径
元代蒙古族的服饰探究
论我国图书分类的历史与发展
对我国中小博物馆的藏品征集工作的几点认识
“沟通”是爱的桥梁
浅谈利用现代技术做好图书信息管理
高校图书馆图书采编质量控制分析
发挥图书馆自身优势 促进“学习生活品质”提升
知识背景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分析
论董仲舒“大一统”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历史意义
《七子之歌》教学札记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七子之歌》相关知识
《朱鹮飞回来了》相关知识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
《七子之歌》相关知识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
《朱鹮飞回来了》相关知识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
《欲速则不达》课文
《朱鹮飞回来了》相关知识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