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6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组织学生自学讨论
教材分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1课的内容。该诗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教学中应从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同时应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韵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儿童特有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被认可的需要,利于教者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设计理念:
以学生学习和活动方式结构课堂教学是本设计突出的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的潜能。抓住儿童心理,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4、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方法、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5、巩固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谈话切入,尝试背诗,创设情境,欣赏画面,引出新诗。
[从与学生初次见面实际出发,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又为新课学习作好铺垫。根据学生爱玩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由欣赏画面引出教学内容,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热情,实现自然过渡。]
二、师生商讨,激发动机,渗透学法,组织合作,自主探究。
[深入挖掘学生学诗经验,帮助学生归纳梳理学诗方法,科学组织划分小组角色,营造组际竞赛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极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方法自己定,小组自己组,任务自己分,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保障。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实践当中。实现了方法的巩固,促进学生合作技能的提高。教师深入学习组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学习活动的进程或走向。]
三、小组汇报,组际竞争,相互评价,理解内容,突出重点。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学生汇报,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表达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合作能力的提高。通过汇报、补充、评价、点拨等活动,达成教学目标。]
四、创设情境,引导读背,加深感悟,增强体验,提高能力。
[通过多形式的读书实践,激发学生的想像,丰富学生的体验,加深对诗句内容的感悟,以读促思,升华理解,促进语言积累,受到美的熏陶。]
五、拓展学习,开发资源,引导创新,促进实践,综合发展。
[通过背诵其它描写风景的诗句,唤起学生的认知,激励学生阅读背诵更多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祖国传统文化,促进认识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同时引导学生把对西湖的了解和理解,结合自己搜集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等汇编成册---《我来带你游西湖》,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布置完成研究性作业,指向课外,促进学生发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记我的难忘事
- 一次星际审判
- 锁链
- 瞬间
- 小溪、大河和大海
- 放飞梦想
- 游宝葫芦农庄
- 千年等一回
- 爸爸与车
- 在钓鱼的那一天
- 快乐的烦恼
- 我爱小草
- “网虫”——老妈
- 未来的我
-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 浅析大学生处理恋爱关系
- 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若干问题
- 以团日活动为载体完善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 微博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视角分析大学生择业观
- 微信对大学生影响的实证研究
- 浅议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
- 试论大学生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 试析国有企业青年思想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 浅析大学生未就业的原因及对策
- 大学生养成教育现状及培养途径研究
- 关于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的研究
- 如何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工作
- 论煤炭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 青年思想教育的时代审视
- 《梅香正浓》教学实录
-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 《墨竹图题诗》课文
- 《黄山松》教学设计
- 《黄山松》教学设计
-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
- 《竹颂》教学设计
- 《梅香正浓》课文
- 《竹颂》课文
- 《苍松怪石图题诗》教学设计
- 《养花》教学理解
- 《苍松怪石图题诗》课文
- 《黄山松》课文
-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 《螳螂捕蝉》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