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迟到》教学设计

《迟到》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1-03-12

《迟到》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及已有经验,该设计通过运用“自主阅读,点拨方法,精读感悟,升华情感”的学习模式,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发展学生的个性。即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前提下,通过富有个性的阅读,产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并能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运用查阅有效信息、比较阅读、前后联系等阅读方法,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文章的情感,最终实现“个性化阅读”,发展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学生课前能自学生字新词。通过阅读,学生能理解父亲对我的严和疼,以及我的变化(课标:把握课文内容,产生不同感受),从而体会父亲对我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课标:体会情感)。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比较阅读、查阅运用有效信息等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思维。能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的方法,先总结后分述的方法(第二课时)。

3、通过学习,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

2、查阅作者的资料,尤其要重点查阅关于作者成绩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今天,同学们来的很早,没有一个迟到的,谁曾经有过迟到的经历?(分清主观与客观原因)谁曾经有过经常迟到的经历?今天,我们也来读一篇与“迟到”有关的文章,大家齐读课题——

点评:本环节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体验,为引导学生理解下文做了铺垫,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此环节重视了向课前开放,做到了课内外结合,充分体现了新理念倡导的大语文观,体现了开放性。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请同位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要注意重点检查是否把字音读正确、读流利了。同位互相进行评价。教师可重点对易读错的个别字进行检查。

2、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可引导学生从①主要内容,②所写事情,③文中人物——“我”和“父亲”,等不同方面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如,我读懂了这是一位对我要求很严、又很疼爱我的父亲。

3、教师小结:总结所计懂的内容是否正确;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等。

4、质疑问难: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预计可能提出的疑难问题:①父亲为什么要打我?②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

评析: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首先要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要首先让学生与文本直接进行对话,给学生以自主阅读和直接阅读文本的时间与空间。本环节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学生通过与文本直接对话,例能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既发展了思维,又为实现个性化阅读做了准备,同时也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个性阅读,品赏感悟

1、细读解疑。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父亲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

(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在阅读时可以运用以前学过的前后联系、展开想象、品词析句、比较等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悟。教师循视、引导、点拨。

(3)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同是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交流时,教师要给以引导点拨,力求让学生能理解全面、深刻了。

引导:你从哪儿能读出父亲打得打得很狠?①可引导从父亲打我时的动作来体会,“结果从桌上抄起一把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从“抄起”、“倒转”、“一抡”等词语可体会出父亲打得非常用力,打得很狠。②引导从打的过程来体会:“从床头打到床尾”、“哭号”等可以看出打得厉害。③引导从打的程度来体会:“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从“一条条”、“鞭痕”、“红肿”、“发着热”,可看出本次打得的确很狠,出乎人的预料。

为什么会打得这么狠呢?直接原因(即从表面上看):因为本次下雨天我不仅起晚了,还不想上学了,在妈和爸反复催促仍然无动于衷的情况下,实在气极了,打了我。间接原因:运用联系上文的方法领悟出,上一年级时,我就“天天”迟到,再不打就很难改了。从打的效果来看,眼前效果,“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长远效果看,后来我“每天早晨”再也不迟到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隐形原因:怕将来养不成好的习惯,体现了父亲的对我的关心——深深的父爱。

(4)教师小结。

2、细读解疑。解决第二个问题: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

(1)引导读一读爸爸送东西的三个自然段。

(2)思考回答:想象回答。

(3)配乐朗读,体会伟大的父爱。

(4)利用有效信息,体会情感。引导学生补充林海音的信息,体会爸爸对我的严厉和疼爱,让我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3、让我发生那么大的变化的原因还有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教师的引导”、“自我认识与反省”。

评析:本环节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始终在围绕着“自读生疑、再读释疑、品读感悟、升华情感”这一流程,进行自主、合作、体验、感悟,很好地理解了文章,培养了语文能力,练习了方法。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教师能引导学生运用有效信息深入品读文本,进行了有效地个性化阅读。教师起到了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能不断在关键处、重点处给以点拨和引导,渗透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如比较阅读的方法等,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进程,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训练了语感。

四、总结方法,布置作业

1、总结提炼学习方法。

2、布置作业。

(1)阅读林海音的作品。

(2)写一件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件事。

点评:注意了方法的提炼,为今后深化个性化阅读做了充分的准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超前教育
雨中的回忆
妈妈,我错了
新龟兔赛跑
促销——触倒了我
中秋夜的秘密
生命最珍贵
人生需要勇气
未来的生活
感谢你伴我走过六年
难忘的经历
童年趣事
最坚韧的生命
我家的春节
雨滴的使命
高校招生多元化改革刍议
基于ERP课程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分级教学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浅谈实用美术教学中素描基础课的意义
加强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关于大学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质及实施策略
激活自我实现需要,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关于数字电子技术项目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浅析
高校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高职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基于“五特”策略的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制度的创新及改进
《美猴王》课文
《索桥的故事》相关知识
《索桥的故事》教材理解
《索桥的故事》课文
《美猴王》教学札记
《长城赞》教学札记
《美猴王》教学札记
《索桥的故事》练习设计
《索桥的故事》教学设计
《长城赞》教学设计
《美猴王》教学设计
《长城赞》课文
《长城赞》教学札记
《美猴王》教学设计
《长城赞》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