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3
《信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沁人心脾、馋涎欲滴”等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逐步理解,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并从中感受被信任的喜悦。
3.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以此次购物的“有趣”为线索,学习简要复述课文;并初步感受本文“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体会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并能以此次购物的“有趣”为线索,简要复述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引导我们购物的告示板。看,这块告示板就立在作者去外婆家的路上,如果你是作者,当你看到这块告示板是怎么想的呢?(学生交流)
这块告示板引发了我们的好奇,所以我和丈夫决定去看个究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打开书,快速轻声读课文,借助填空,简要说说我们的这次采桃经历到底是怎样的?
出示填空练习:
在一块告示板的指引下,我和丈夫来到一片_________________的桃林,在_____的陪伴下,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品读课文,感受“信任与喜悦”
(一)、这真是一次有趣的经历,那么有趣在何处呢?又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呢?让我们跟随作者再次进入桃园,来,快速默读2—7小节,说说此次购物“有趣”之处。
(随机交流)
*、猫狗迎接、纸条留言。(学生交流后板书)
(1)指名读留言内容。
(2)出示句子: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再读读纸条,你从这张纸条中获得哪些信息?
(3)在交流中指导朗读。*、小狗带路、自采桃子。(学生交流后板书)
我们感受到亲手摘桃的愉悦
出示:(第四小节)
A、学生交流选择这句句子的理由。板书:喜悦
B、交流中抓住“立即”、“欢愉”……
C、再次理解“欢愉”。看桃园图片,随机理解“沁人心脾”、“馋涎欲滴”。
(通过一次次的品读引导学生感悟让我们欢愉的不仅仅是丰实的果子和沁人的香味,不仅仅是亲手采摘桃子,更是主人对让我们的信任)
D、指导朗读。
*、小狗把我们带回原地、无人看管的钱箱。(交流后板书:带回原地、自觉付款)
(1)想象说话:
我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竟无人看管。此时,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我们在欢愉过后感受到的另一种喜悦,是一种被尊重的喜悦。在这种心情下就连说话也多了几分幽默。
(2)引读我和丈夫的对话。
(二)小结:
1、引出课题
师:这份由信任带来的愉悦不仅传递给了我们,自然也会传递给所有来这儿买桃子的人们。刚才,我们与作者一同经历了一次与众不同的购物历程,从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主人对客人的____________,而客人也感受到了被信任的_____________。
板书:
7、信任
桃园主人
客人(画线)
(齐读课题)
喜悦
2、齐读2——7小节(配乐)
师:让我们齐读2——7小节,再次感受这次有趣的采桃经历,感受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四、利用教材,练习表达
1、体会表达特点,了解侧面烘托。
师:同学们在此次采桃的过程中桃园主人始终没有出现,但我们仍然能从(师生呼应)留言、猫狗陪伴、无人看管的钱箱……中感受主人的热情和信任。
小结:这种借助其他事物来刻画人物的方法叫------侧面描写,起烘托的作用。这正是本文的独特之处。
2、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师:同学们,让我们回到那块告示板,相信它一定也引发了其他人的好奇。如果有人问起作者,他会怎么说呢?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你能借助板书,向别人诉说这次有趣的经历吗?(指名说,同桌说。)
五、深化中心,总结全文
1、同学们,这是多么有趣的摘桃经历啊,汽车慢慢朝来路驶去,我不禁回头,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那间小屋,那张木桌和那道木栅栏,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指导朗读。
师:是啊,那是一个令人难忘和久久回味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也是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更是一个充满真诚和尊重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结:
同学们,相互的信任是一种快乐,被别人信任更是一种幸福,(板书:幸福)那就让我们在生活中给予信任、收获喜悦、享受真诚带给我们的幸福吧!
板书:
7、信任
桃园主人
客人
喜悦
幸福
猫狗欢迎
纸条留言
小狗引路
自采桃子
侧面描写
带回原地
自觉付款
相关链接:《信任》说课设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苏醒的秦代兵团
- 稻草人
- 日益减少的淡水资源--读《宝贵的水资源》有感
- 那阳光下的影子
- 轻轻的,您走了
- 随笔小记
- 微笑
- 随笔一则
- 美的瞬间
- 春天的期盼
- 初生
- 哑女
- 青春
- 美丽的浪花
- 音乐
- 近代德国的三种自由叙事述论
- 论不纯正不作为与作为犯罪的界分
- 论鲁迅与莫言鬼魅叙事的不同形态*
- 论中止犯减免刑罚的根据
- 句法―语义不对称性现象的认知语言学解释
- “报商模式”下房地产销售成本及其控制
- 基于ELES模型的湖北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评估
- 哈贝马斯交往能力理论:谱系·阐释·批判
- 生态文明:工具理性异化的批判与终结*
- 论非法持有有毒有害食品行为的刑法规制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机场飞行区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 普世价值的辩证思考
- 城市土地市场化水平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耦合关系
- 主权债务危机后欧盟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影响及启示
- 对跨界的创意发生学的思考
-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五下)
- 《草船借箭》教例赏析
- 《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教学设计
-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五下)
-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 《景阳冈》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 《草船借箭》 教学案例
-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五下)
- 我教《将相和》
-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
-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 《景阳冈》教学设计
-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