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8
《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
1、
教学文章1---9自然段,深入体会“我”的个性特点。
2、
写片断:展开想象,把“我”第二次挑煤的过程详细生动地写下来。
3、
简介作者及作品。
教学过程:
一、学习1---9自然段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的脑海中都会出现一个坚强的苦难少年的形象。上了这堂课后,我们将会对他有更加深入地了解。请大家自由读课文1---9自然段,思考一下他还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找到课文有关依据来谈一谈。
2、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
3、交流讨论,并随机练习朗读。
1)
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我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说明“我”虽只有12岁却很懂事。)
“油煎”是什么?(把东西放到沸腾的油锅里煎炸。)“心里像油煎一样”比方的是怎样一种情景?(把心放到沸腾的油锅里煎炸。)从这样的比喻里你感受到“我”看着一家人挨饿,心里------(很难过)
随机练习朗读。
2)“我”看见比我大点儿的穷孩子都去挑煤,也打算靠自己的力气去挣几个小钱。(也说明我很懂事)
“比我大点儿“说明什么?(我是挑煤孩子中年龄最小的。)
“我”在做此打算之前知道挑煤工作的辛苦吗?从哪里看出来?(指名交流。)
同样辛苦的还有什么工作作者也写到了?(挖煤)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指名读)读后问:作者在这里把挖煤工人比作什么?(狗)从这个比喻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
师:是啊,从“我”的背后我们还可以看到一大群人,那就是旧中国千千万万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劳动人民。(随机练习朗读)
3)“我的力气大得很。不信,咱们俩摔跤试试!”(说明我很好强。)
“我”的力气真的大得很吗?(不是)
师引读小赵的话。师:在小赵眼里,我只不过像个猴子而已,他根本不想跟我比。而我呢,为了能让小赵带上我去挑煤,我都不惜与已干挑煤苦活的小赵摔跤,足见我的好强。
4、
师小结:从全文来看,文中的“我”是一个多么坚强、懂事、好强的孩子啊!
二、写第二次挑煤的具体过程
1、
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尽管第一天挑煤以失败告终,但第二天他愣是凭着坚强的个性,克服了无数困难,将那担能换几个小钱的煤挑到了车站。
2、
指名读写第二天挑煤的段落。
3、
师:这里没有详写我第二天挑煤的过程,但从“扁担一压到肩膀上,头上就直冒冷汗”就可以看出我挑煤一开始就已经-------(吃不消了)他是凭着怎样的信念把这担煤挑到车站的?(齐读句子)
4、
师:伤痕累累的我在第二天挑煤时将同样面临第一天所遇到的困难(用手示意板书),可以想象第二天挑煤更加艰难。(板书:更加艰难)
5、
师:请看插图,让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伤痕累累的我第二天挑煤的过程写下来,要反映出我坚强个性背后挑煤生活的艰难,(指板书并箭头示意),并通过对工作的艰难的描写更加反映出他个性的坚强。
6、
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做星级题:
出示:★★在课文基础上展开丰富想象,把第二天的挑煤过程生动详细地写下来。
★
充分运用课文语言,把第二天的挑煤过程较详细地写下来。
开头:第二天一早,我挑煤上肩,开始向着目的地进发。
7、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8、
交流反馈习作。师生评议(二篇)
评议要点:有否将挑煤工作的艰难及我个性的坚强写出来。
三、了解作者及《把一切献给党》。
1、
师:大家知道吗,那个个性坚强的少年名叫吴运铎。正是从小经受过这么多的磨难,锻炼出了顽强的意志,才使得他在抗日战争爆发时,英勇地参加了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又参与制造武器,表现突出;解放后,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劳动的开端》就节选自这本书。这本书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他本人也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四、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课外搜集一下,有关描写旧中国苦难劳动人民生活的文章,并抄录下来,到时汇编成一本集子,好吗?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中有关练习。
板书设计:
路远
滑
受
人
欺
负
艰难
第一天
肩膀肿
破
坚强
胳膊
脚
受伤
↑
│
第二天
更加艰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所熟悉的那个人
- 雪
- 一份礼物,一份情
- 梦
- 故乡的行道树
- 所谓的16名多么可怕
- "石"述远古
- 四师徒求学记??各显神通
- 自信让你成功
- 离别
- 雨中的那把伞
- 暖暖的冬天 温馨的爱意
- 青春
- 读书的乐趣
- 树
- 对目前如何做好煤矿企业工会宣教工作分析
- 日语形容词否定形式的语用论说
- 基于电气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探讨
- 个体化与当代中国农村宗教发展
- 保定日报社体制改革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 浅析农村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中国艾滋病问题在不同流行趋势下的社会理解及防治政策
- 浅谈国内外图书馆RFID技术状况分析
- 现代小微企业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对策研究
-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跨域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研究
- 家长对婴儿托管的需求度与接受度调查
- 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 POP海报在实用美术的运用
- 论人物观察练习在表演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 思想政治工作中基本矛盾的方法研究
-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
-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
- 《我用残损的手掌》优秀教学设计
-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
- 《雨说》教学设计
- 《夜》教学设计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 《致女儿的一封信》教学设计
-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 《故乡》教学设计
- 《谈生命》教学设计
-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