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31
《穷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出现的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新词。
2.理解重点句
(l)“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2)“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3)“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了解穷人的美好心灵,向学生进行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穷人夫妇的心灵之美。
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感情朗读,激发学生情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课文。展开想象,以升华情感。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分析掌握桑娜内心的矛盾,体会桑娜的善良是本文重点。
2.展开想象,续编《穷人》这个故事是难点。
(二)疑点
体现桑娜内心矛盾的重点语句。
(三)解决办法
采用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指导朗读来解决重难点;启发学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及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教师穿插感情描述,感情朗读课文。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读自悟,勾画重点词句,质疑问难。
2.小组讨论重点问题。
3.感情朗读课文,表现主人公心灵美好。
4.续编《穷人》这个故事。
教具准备:
自制Flash课件、Internet网络、提供学生上网帐号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理清文章,感知形象。
1.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2.初学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用一、二句话说一说。
[预设]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桑娜和她的丈夫虽然日子过得极其艰难,但仍然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这样一件事。
二、深入课文,读中悟情。
(一)师:请自由朗读课文的1-7自然段,看看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都会有哪些感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写感受、找问题;
2.师巡视,并于个别学生交流。
[预设]
感受:A、贫穷B、勤劳C、辛苦(危险)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朗读有关环境描写的句子和桑娜为丈夫担惊受怕的句子。
[练习]
(出示课件)学生进行练习。
师小结。
三、读悟结合,感受美德。
虽然他们的日子过得极其艰难,但还是毅然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难道他们没有想到今后的生活吗?
1.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快速默读课文,用曲线画下来。
2.生讨论、交流。
3.指名读课文,师相机作朗读点拨。
4.谁来说说你认为桑娜和渔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5.学生交流
四、总结升华。
1.小结全文。
2.总结升华。
板书设计:
穷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选择
- 可怜的小麻雀
- 小草
- 雪
- 蜗牛
- 我家的电视机
- 我喜欢向日葵
- 家乡的鸭梨
- 蟋蟀
- 我心爱的“小狗”储蓄罐
- 扬子鳄
- 玩具小河马
- 龟
- 小白兔
- 遗失的山茶
- 画说明治维新
- 李惠堂与中国足球的“黄金时代”
- 省外创业职工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 盛会中的服饰
- 旧金山之春:100年前的世博会
- 播种者 从李冰到文翁
- 仁宣之治与仁宣之死
- 天开成都:从天意到民意
- 成都,诗圣的选择
- 伦敦运河:黄金水路的前世今生
- 陈岱孙:中国经济学一代宗师
- 大唐文人皆入蜀
- 风起华西坝
- 黑暗中散发的光芒 陈寅恪在成都
- 照片中的1915
- 《好事情》课堂设计之三
- 《池上》教案之一
- 《好事情》课堂设计之二
- 《谁跟小羚羊去避暑》教案之二
- 西师版《丑小鸭》教案之二
- 《玩出来的发明》教案之一
- 《好事情》课堂设计之一
- 《谁跟小羚羊去避暑》教案之一
- 西师版《丑小鸭》教案之五
- 西师版《丑小鸭》教案之三
- 西师版《丑小鸭》教案之四
- 《池上》教后反思
- 《谁跟小羚羊去避暑》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 《向伙伴介绍自己》教案之一
- 西师版《丑小鸭》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