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2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地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抄写描写生动传神的句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小提琴演奏的影像资料。
学生:课前欣赏一些小提琴演奏的曲子。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聚焦重点
继续学习《唯一的听众》。如何学习这篇文章呢?(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神等)
二、细读课文,感受真诚
1默读课文,把文中描写老教授的语句勾画下来,并进行简单批注和交流。
2第一次交谈:读句子“一位瘦削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她双眼平静地望着我”,并体会其意思。(面对这难听的琴声,老妇人没有受到影响。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她有修养……)“平静”的神态给了“我”怎样的力量?(继续练下去的勇气)“是我打扰了你吗?”(这句话告诉“我”难听的琴声没有打扰她;从“满头银丝”、“格外晶莹”可以看出她待人和蔼可亲。)“你一定拉得很好”(这句话给了“我”肯定、鼓励,让“我”没有负担,大胆练习),思考:老妇人说这话时表情怎样?语气怎样?心里会想什么?“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
就在每天早晨。”(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她主动要求做听众,关爱“我”,支持“我”,同时也告诉“我”要天天练习。)
再读,你感受到什么?
(鼓励,期待,坚定,用心良苦)
3第二次交谈:“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未有过的感觉。”(对比读,指名读,体会老教授的真诚)
4第三次交谈:在老人的鼓励下,“我”刻苦练习,拉的曲子越来越动听,老教授竟然对“我”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了快乐和幸福。
再读这句话,说说自己的体会。(“我”的进步;“我”坚持不懈,刻苦练习的精神;以“我”的进步为快乐幸福;体会到老人的真诚无私……)
5当“我”从妹妹的话中得知,老妇人不仅不是聋子,而且还是最有声望的教授,又是首席小提琴手时,“我”被震撼了,感动了,“我”突然明白了什么?(老人与“我”素昧平生,却给“我”了信心,使“我”的技艺提高,让“我”感受到老人的真诚和无私,让“我”看到了老人那宽广的胸怀;老人对“我”的帮助很巧妙,是在不知不觉中督促着“我”,让“我”感受到老人的伟大)从“安详”、“微笑”体会到什么?(表扬“我”,鼓励“我”,用投入的欣赏,说明“我”进步了,使“我”信心十足)从“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体会到什么?(“我”进步了,但仍然需要努力,再攀高峰。)再读对话体会“我”与老人之间的默契。
三、精读课文,理解“秘密”
出示句子“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这两个“秘密”有什么不同,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四、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1老教授使原本失去信心的“我”爱上了小提琴,小提琴成了“我”难以割舍的爱好。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但“我”总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这是为什么?
2学完课文,我们仍然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老教授那慈祥、和蔼、真诚的面容,为什么老教授的形象会给我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板书:
唯一的听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地球仪
- 我喜欢童年的竹林
- 我喜欢的水果——梨
- 我家的鹦鹉
- 小猴子
- 小花伞
- 菠萝的自述
- 绿色壮士
- 花中君子——君子兰
- 我喜欢的苹果
- 可爱的仓鼠
- 我的字典
- 板栗
- 鲸
- 石榴树的果实
- 市场化转型成效取决于“初始条件”还是“路径选择”?
- 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维新思想渊源初探
- 论宋诗中的金明池
- 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环境困境
- “发展中贫困”困局的成因与破解对策
- 论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功经验和现实意义
- 农转居社区综合养老理论与实践探索
- 中国地方财政研究的特色与趋势
- 浅谈清入关后满族的汉化问题
- 制度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及人力资本第二特征
- 联合国人权条约实施机制:现状、问题和加强
- 语码转换与大学英语教学
- 高职服务外包英语教学策略思考
- 英语教学要善于总结
- 政党治理视角下执政党组织规模问题的思考
- 《我要的是葫芦》其它杂项
- 《我要的是葫芦》其它杂项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札记
- 《江雪》教学实录
- 《江雪》教学设计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札记
- 《江雪》教学设计
- 《江雪》教材理解
- 《我要的是葫芦》其它杂项
- 《江雪》教学设计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札记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札记
- 《江雪》教材理解
- 《江雪》教材理解
- 《我要的是葫芦》其它杂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