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三峡之秋》教材理解
一、教材说明
课文描写的是中秋这一天从早晨到夜晚三峡景色的变化。描写同一景物的变化,可以用许多方法,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受到三峡美景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二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4.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
1.准备三峡风光的图片、资料、录像带或多媒体课件。
2.可先播放三峡风光的录像带、多媒体课件,或请一两位去过三峡的学生谈谈看到的三峡景色,或引导全班学生背一两首与三峡有关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学习情境。课文的时间线索非常明显。分别用“早晨”“中午”“下午”“夜”这些词语交待时间,并且用这些词语作为段落的开头。明确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教师应引导学生读读、想想、画画,对文章的线索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景物的?
(2)画出体现顺序的词语。
(3)读一读开头和结尾的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接下来,教师进一步提示:课文描写了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景物变化,读一读,说说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分别重点写了什么景物,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划出重点词语。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1)早晨重点写橘柚树,写树上露水的变化(由像洁白的霜到消逝),在初升太阳照耀下的色彩(绿叶金实),显示了三峡之晨的特点:明丽。
(2)中午重点写长江,写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麟),水势(翻滚、呼啸、奔腾),辉映峭壁,峡谷波光荡漾,显示了三峡中午的特点:热烈。
(3)下午重点写雾,写青色的雾使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小溪,显示了三峡黄昏的特点:青色而透明。
(4)夜先写长江,写长江的宁静(沉沉欲睡),写长江的偶然惊动(驳船驶过时,渔火和灯标轻轻地摇曳),显示了三峡夜间的特点:宁静。重点写峡谷,写三峡月出,抓住山高、谷深、天小的峡谷特点,写月亮的出现、色彩和形态。写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像一匹匹素锦”,突出三峡特点:宁静而神秘。
本文语言流畅、优美,适合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朗读的时候还应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带着喜爱、欣赏的感情来读。在读不同的段落时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例如读早晨的三峡,语调应是轻快的,这样才能把三峡明丽的特点展现出来。读中午的三峡,语速应快一些,语气是热烈的。读夜晚的三峡,语速应慢下来,体现三峡的宁静之感。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配乐朗读,慢速默读,自由吟读等手段,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把优美的画面,真挚的情感读出来。
四、参考资料
方纪原名冯骥,河北束鹿县人,现代作家。1919年生,1936年参加革命,1939年到延安,曾在文协、马列学院、《解放日报》社工作。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任热河省文联主席。解放战争时期到前线任随军记者,在冀中文联、《冀中导报》等处工作。解放后任《天津日报》文艺部主任、天津市文化局长、作协天津分会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桑树底下的故事》,中篇小说《不连续的故事》,长诗《大江东去》,评论《学剑集》,散文特写集《挥手之间》。
《三峡之秋》写于1956年10月。同年,还写过《长江行》《枇杷山公园即景》等跟长江有关的文章。《三峡之秋》约万字,分三个部分,主要是写人事,写秋景只是一个“引子”,由秋景引出人事。但这个引子有相对的独立性,选为教材,也很完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竹
- “小龙”和“小凤”
- 米兰花开
- 水仙花
- 小狗“嘟嘟”
- 难忘的荷花
- 校园里的香樟树
- 荷
- 蓝色小房子
- 盔甲“将军”真有趣
- 我家的小黄狗
- 迎春花
- 龙井茶
- 我的小香包
- 水仙花
-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智慧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 铬钼铜磷大型气缸套石墨细化工艺研究
- 高职教材现状与教材编写
- 钢结构厂房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析
- 浅论新形势下做好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 谈晋江玩具出口困难与对策
- 浅析中国酒店业发展状况对于英语人才的要求
- 试述大学校园亚文化对高校主流文化的影响
- 浅析铁路预制梁场的现场布置以及规划问题
-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的路径分析
- 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资源库的开发
-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的战略意义与路径选择
- 基于平行四边形整体节点制作的工艺设计
- 潍北凹陷主控测线构造样式特征研究
- 解决中国式医患纠纷出路在何方
- 《夏日绝句》教案之二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二
- 《夏日绝句》教案之四
- 《科学家的问题》教案之一
- 《夏日绝句》教案之一
-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一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三
- 《夏日绝句》教案之三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四
-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一
-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四
- 《夸夸我家里的人》教案之一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一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五
-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