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3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其它杂项
本课的讲授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遵循常规,教中求变。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有常规可循的,但方式方法不必固守一律,可以多种多样,要因不同教材、不同教学要求、不同教学对象而有所变化。这是李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常中求变的一个可贵的创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共分五段,李老师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式,由课文开头向末尾讲,而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先讲二到五段(二、三段已在上一课时讲完),最后再讲第一段。这样由“因”推出“果”,很巧妙地将部分和整体有机地衔接起来,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安排紧凑,气氛活跃,效果显著。
第二,既重文字,又抓思想。
在本节课里,李老师对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字斟句酌,从不放过。如对第三段开头两句话的归纳——时间、风势、天色、行人以及寒冷的程度;对“淌”“流”“滴”等词语的辨析比较;对“扶、蹲、跪、来、洗、敷、扎”等动词的推敲,无不精雕细镂。更可贵的是,在语言文字的讲解过程中,启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从而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李老师这样做,包含着几层意思:一是从诱发感知入手,启发学生的认识;二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将认识在实践中具体体现。这两层意思又都紧密地联系语言文字训练,既提高学生的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又锻炼了语文能力,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第三,创设情境,丰富想象。
创设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心境,体会作品的意境,深刻地理解课文。在本节课里,李老师结合课文娓娓地创设了一段黄包车夫在严寒的黄昏拉客觅食的凄惨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引起了感情的共鸣,收到了应有的效果。想象力是学生智力中一种很重要的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李老师在讲课中,把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其作法是:1、运用插图,启发想象;2、结合课文、展开想象;3、延伸情节,丰富想象。在本节课,李老师结合课文,引导学生想象鲁迅先生可能会回答的话,既帮助学生悟出课文的真谛、又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周老师
- 未来的我
- 一件有趣的事
- 深山中的看林人
- 我被同学欺负了
- 我的帅爸爸
- 爱哭鼻子的弟弟
- 精灵的小表妹
- 我的妹妹
- 我的懒虫爸爸
- 我的妹妹
- 胆小的我作文
- 回忆童年钓龙虾
- 新来的老师
- 没有蛋糕的生日
- 需要教的孩子没出息
- 爱因斯坦奇迹年
- 父亲的样子
- 麦田里的少年
- 心灵的拷问
- 曾老语惊天上人――读《平生六记》
- 讽刺微小说四则
- 思想碎片拾零
- 必先正名 2015年4期
- 人不是一瞬间变老的
- 蔷薇叶子 2015年2期
- “饿”一点你才知道你是谁
- 在地图上飞行
- 苦难被战胜了才是财富
- 一个日本孩子眼中的“经典”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三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