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6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荷塘旧事》是北师大版第十一册“往事”这一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散文。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到外祖母家过暑假,在荷塘边度过的一段美好生活。文章中,作者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月牙泡的美好的自然之景,同时也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巧妙而生动的比喻修辞手法,恰当的描绘颜色的词语,使作者笔下美丽的荷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荷塘美景的描写又为介绍人性美作了铺垫。
文章的最后一段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讴歌“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淳朴的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感悟自然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体会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淳朴的爱思想感情。
3、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体会比喻句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对小伙伴性格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朱自清先生的作品:《荷塘旧事》。
2、生读课题,说说从课题中,你知道文章是写什么的?(写事)
3、结合课题猜测一下,课文可能写些什么内容呢?(根据学生的猜测,师整理一下)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荷塘在哪里?是什么样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荷塘旧事?)
二、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考查学生认读情况:
点缀
淳朴
攫住
留恋
憨直
月牙泡
恰似
似的
撩水
月朗风清
浮光跃金
繁星闪烁
恬静
气喘吁吁
不可名状
骇得
在生读的过程中,联系时候实际,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小组内讨论交流,归纳小组意见。
3、指名小组代表说一说,评议补充。(师板书:荷塘美景旧事)
4、找中心句:
师:课文是围绕一句来写的,这句话就是课文的中心句,同学们找一找。(板书:大自然和谐的美人类淳朴的爱)
5、浏览课文,分别找出描写大自然美和小伙伴的内容。
(课文2—4自然段写了荷塘美景,5—17自然段写了我和小伙伴的旧事。)
四、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读课文2—4自然段,画出描写荷塘美景的句子。
2、多读几遍画出的句子,在脑海中想象荷塘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对大自然的赞美。)
3、你从哪儿感受到它的和谐美?
生:读比喻句。
4、去掉比喻部分。
对比朗读,说说哪个片断好?好在哪儿?
[体会运用比喻的生动形象性及抓住颜色来表现出这荷塘的美]
5、小结:作者除了比喻还抓住颜色来表现出这荷塘的美,这是绿与红的和谐,是一片绿叶与粉红的荷花的美景和谐。是的,荷塘处处彰显和谐的美。
6、同一个地方,因时间的不同,它所呈现的魅力也不同。你喜欢月色下的荷塘还是白天的荷塘?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7、轻声地读课文5—17自然段,联系自己平时和小伙伴在一起玩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小伙伴间亲密无间的友情,淳朴善良的爱,作者对儿时往事的怀念。)
五、课堂小结:
学生畅所欲言,说说在本节课中收获。
六、作业:
1、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仔细观察一处让自己心动的景色,试着写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岂曰未央
- 痕
- 山水朝堂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狐狸
- 轮回
- 高四
- 温暖的馈赠
- 落英缤纷
- 失败
- 秋感
- 男孩的香草天空
- 遗忘的角落
- 桂林印象
- 懒
- 佛手石的传说
- 羊年感怀(十四首)
- 克莱斯的实验
- 陈凤与《诗林》
- 缘游圣地(十首)
- “笨蛋虫”智退“劫匪”
- 民国时代女性诺亚的虚构与变形
- 语境在德汉翻译中的作用
- 小核桃的梦想
- 蹲点期满告别山村(八首)
- 隐微语义中的“归去来兮”
- 小议体育文本中的英中翻译
- 白银纳,我的新娘(外三首)
- 罗纳河谷(外三首)
- 流放十二月(组诗)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 选声音编故事-教学教案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猴子种果树
-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花朵》教学设计
- 《庐山的云雾》教学案例(片断)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找春天
- 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拾贝壳-教学教案
- 放飞童年-教学教案
- 《蓝色的树叶》教案
- 创设节日-教学教案
-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是小学生了
- 《荷叶圆圆》教案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上课专心听讲 发言先举手
- 《四季》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