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3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学习课文第1段。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在1935年秋天,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
2.老班长担负着什么任务?(保护三个小病员过草地。)
3.把刻画老班长外貌的句子画出来。读后说一说从老班长的外貌,我们可以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一个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
4、你感觉老班长怎样?(饱经风霜,和蔼可亲)
5.齐读课文第1段。
小结段意:写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老班长接受了保护三个小病员的任务。
学习第2段。
默读这一段。
思考:这一段写了老班长的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老班长怎样?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
这一段先讲了老班长钓鱼、在讲老班长自己从来不吃鱼,最后讲老班长鼓励病号喝鱼汤。从“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不合拢眼”,可以看出老班长担心着我们的身体,心情沉重,这反映了老班长高度的责任感,他担心病号走不出草地,完不成党交给的任务。
其他如:“总能”“我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老班长看看我们吃完……沉重极了”都能说明老班长的精神感人至深。
小结第2段段意:写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儿鱼。
学习课文第3段。
读第三段,思考:这段讲老班长怎样了,为什么会这样?从这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老班长牺牲了,这实际上是他一天又一天的劳累、忍饥挨饿的必然结果,在他生命垂危时,仍然不肯喝鱼汤,而在他倒下去之前,“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在他临牺牲的时候还说“没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这是多么感人的精神。
学习课文第4段。
齐读第4段。
1.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小梁为什么要这样做?(联系上下文体会小梁当时的感情。)
2.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因为这鱼钩是老班长用来钩鱼给他们吃的,让他们维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遗物;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放光芒。小梁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表达了小梁自己永远向者班长学习的决心。最后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小结第4段段意:写小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五)齐读全文。
【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
(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肩负重任
弯钩钓鱼
忠于革命、忠于党、
老班长
安定情绪
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困难重重
壮烈牺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自述
- 2007年全国卷II失分警示:摆渡手
- 俺的老班
- 他触动了我的心灵
- 父爱如坯
- 春天的思念
- 不可失传的孝顺
- 恶魔天使
- Dacing Queen
- 我佩服她
- 电影票的遗憾
- 周恩来与数学
- 人救狗
- 我是乖乖女
- 我的朋友
- 从结构主义视角看“后”都市婚恋剧二元对立及母题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 温情受难,只为活着?
- 泰语品性熟语的概念隐喻探析
-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性批判思维
- 潮安同奉善堂“开乩”活动的文化特征
- 中国海洋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 嘉莉妹妹与珍妮姑娘形象性格对比分析
-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重要意义研究
- 生态文明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
-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微博用户媒介素养提升研究
- 中国富人阶层“两栖”消费行为影响机制探究
- 阿坦巴耶夫时代吉尔吉斯斯坦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新形势下的刑事和解制度
- 毛泽东分配思想及当代启示
- 《望洞庭》教材理解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其它杂项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课文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 《礼物》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水都威尼斯》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材理解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