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9
《白衣天使》教学札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中,有许多文章都是新选入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很难把握。
我在教学《白衣天使》一课时,就遇到了这样的困难。课文讲述的是南丁格尔从事护理事业和在护理事业上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在护理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向人们展示了一位执着、坚毅、勇敢坚强、无私无惧、用爱心和恒心为伤者带去福音的白衣天使的伟大形象。课文采用倒叙的方法开篇,然后讲述她在护理事业上的成就及从事护理事业的曲折道路。课文的内容比较散,段落也不太清楚,所以理解课文时就无从下手。我翻阅了一些辅助用书,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处理方法。后来,在《教学参考书》中的“教学建议”中看到。“本课可采用自由诵读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从中了解课文,然后组织交流探究,体会思想感情”。于是我便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小组进行评价,然后进行交流,交流读懂的内容。学生读文、交流后,对课文内容真的理解了。接下来,我又安排了集体交流,围绕“你佩服南丁格尔吗?为什么?”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全班八名学生都谈了自己的想法。有的结合教材,有的结合生活实际,交流得非常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南丁格尔的伟大精神。这样,我总感觉学生对课文掌握得还是不到位,总不像逐段学习理解那么深刻。于是,我又让学生动笔写,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写出南丁格尔的事迹,而且要求不准看教材。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八名学生都写出了南丁格尔的事迹,而且,赵雪微、李艳敏等同学还加进了自己的感想。这时我才相信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文。
从这节课中,我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不一定非得按照逐段分析去理解课文内容,如果我们能够抓住一个中心问题,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合作交流,完全可以理解课文,并且还可以使理解课文和体会文章中心一次完成。这样,既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还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这样一举三得的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教学,真的是一门艺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他触动了我的心灵
- 人救狗
- 不可失传的孝顺
- 我的朋友
- 电影票的遗憾
- 2007年全国卷II失分警示:摆渡手
- 我是乖乖女
- 我佩服她
- 春天的思念
- 周恩来与数学
- 我的自述
- 恶魔天使
- Dacing Queen
- 父爱如坯
- 俺的老班
- 从结构主义视角看“后”都市婚恋剧二元对立及母题
-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重要意义研究
- 毛泽东分配思想及当代启示
- 阿坦巴耶夫时代吉尔吉斯斯坦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中国富人阶层“两栖”消费行为影响机制探究
- 潮安同奉善堂“开乩”活动的文化特征
- 温情受难,只为活着?
- 中国海洋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微博用户媒介素养提升研究
- 新形势下的刑事和解制度
-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性批判思维
- 泰语品性熟语的概念隐喻探析
- 生态文明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
- 嘉莉妹妹与珍妮姑娘形象性格对比分析
- 《望洞庭》其它杂项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礼物》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材理解
- 《水都威尼斯》教学设计
- 《望洞庭》课文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材理解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