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夏天的夜晚》教学札记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业务功底、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语言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提问要引人入胜。
课堂提问要有吸引力,具有启发性,不然学生对你所提的问题不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不会去开动脑筋,发展自己的思维。《夏天的夜晚》这课如何引题,怎样以提问的方式展示学习任务,提出学习目的,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只萤火虫(或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让学生说这是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学生就会脱口而出:夏天的夜晚。抓住课题提问:夏天的夜晚,除了能看见萤火虫以外,还能看到些什么景物呢?这时先让学生说,再让学生看图,最后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哪段话与图中的哪一部分内容是一致的。图和文结合起来主要讲的是什么。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堂提问要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提高。
1.语言训练。《夏天的夜晚》这课中有这样的句子,亮晶晶的星星是海上的小浪花,提着灯笼的萤火虫忽闪忽闪的。“亮晶晶”一词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扩词,亮晶晶的。“忽闪忽闪”让学生用动作来表现,这样学生通过答问和表演来获取语言文字知识,掌握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及规律,增强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妙语佳句欣赏。抓住文中语言凝练,意境优美的词句,帮助学生体会精妙词句中蕴含的美,使其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文中把什么比作大海?把什么比作小浪花?把什么比作船?写的哪几种景物?闭着眼睛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象这幅美丽的画,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感受“飘”的轻柔,“飘”的舒服。
3.语感训练。针对课文的语言情境,以培养学生语言感觉能力提问,主要从朗读训练中让学生读出自我体会和领悟词句中蕴含的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同样可以借助生活联想,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中模糊的东西“悟”出来,文中所写的“弹琴”、“唱歌”、“跳舞”指的是谁呢?它们真能表演吗?为什么文中又要这样写呢?你能表演吗?这里又是弹琴,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你们喜欢吗?你们喜欢,老师也特别喜欢这美妙的夜晚,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愿意吗?夏天夜晚的天空是那样的宁静、优美,那我们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夏天夜晚的大地是那么的热闹,我们又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样在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夏夜的活力,夏夜的迷人。
三、课堂提问要注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课堂结束之前,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能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想,去体会意境的问题,如:夏夜的天空是那么的深蓝,夏天的大地是这样的热闹,在这迷人的夏夜里,你在做什么呢?你看到其他的人们在做什么呢?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敏捷,视野才会更加开阔。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About friends and value of time(关于朋友和时间的价值)
- Covering the ears to steal the bell(掩耳盗铃)
- 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
- How to face emotins(如何面对感情)
- Disabilities(残疾)
- The importance of electricity(电的重要性)
- Friends Or Teachers?(朋友或老师)
- Disabilities(残疾)
- Waste-Resource At A Wrong Place(在错误的地方资源浪费)
- The Snow(雪)
- 小时候
- Never Forever(永不)
- How To Treat Disabled People(如何对待残疾人)
- The modern pace of life(关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eavy Traffi(怎样解决交通拥挤问题)
- 新形势下对革命历史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审视
- 东汉时期洛阳城市景观发展研究
- 对文学反映治理官僚主义的思考
-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利保障的困境与化解
- 网络政治参与的实现路径分析
- 基于目的论的京剧剧本翻译效果研究
- 家养红掌有讲究
- 胡适社会进化观刍议
- 试论清末张謇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思想
- 金融隐私权保护的正当性与路径选择
- 试论清末四川新式教育的兴起
- “人文主义”思潮对美声声乐体系形成的重要影响
- 中国低碳出口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
- 儒家生态哲学研究综述
- 农业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资源建设的思考
- 《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 《大熊猫》教学设计
- 《大熊猫》教学札记
- 《大熊猫》教学设计
- 《演一棵大树》教学设计
- 《寄给青蛙的信》教学实录
- 《大熊猫》教学设计
- 《大熊猫》教学设计
- 《大熊猫》课文
- 《大熊猫》教学札记
- 《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 《大熊猫》教学设计
- 《大熊猫》教学设计
- 《演一棵大树》教学札记
- 《大熊猫》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