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静夜思》问题探讨

《静夜思》问题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30

《静夜思》问题探讨

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床”,传统的解释是睡觉用的床。可在有些资料上把“床”解释为“井栏”(古汉语中确有其解),说古人用井代表家乡,人与井是不可分离的,有个成语叫“背井离乡”。有些教师看到这种说法后,认为这种解释更合理一些。有一位教师说:“我觉得应把‘床’释为‘井栏’。因为井都是在屋外的,诗人在夜晚,站在静静的院子里,看到井栏旁明月的光辉,就怀疑这是地上下了一层霜(霜是不会下到屋内的),所以才会抬起头来望明月,低下头去思故乡。”

笔者赞同对“床”字的传统解释,“井栏”之说可视为一家之言,但不宜引进我们的课堂。

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上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所描写的是客人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静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之中乍一看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霜……月色不免吸引他抬头一望,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醒了。”(马茂元)

这里有一个关键字:疑。如果把它理解为“怀疑”,那么整个诗句就不大好解释了,诗人怎么会怀疑起床前的地上有霜呢?马茂元先生解释为“好像”是有依据的。《汉语大词典》在“疑”字条中,有一个义项即解释为“类似、好像”。例句是王勃《郊园即事》诗:“断山疑画障,县流泻鸣琴。”(县:悬挂)李白诗中还有一个“疑”字也作“好像”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这个“疑”字解释为“怀疑”就更加说不通了。

“疑”字在与小学语文第三册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解释为“好比、好似”,也即认为前后两句诗连起来构成一个明喻。这样解释起全诗来就觉得合情合理了。

把“床”解释为“井栏”,并非无懈可击,那个“前”字就不好落实。“井栏”四周的方位不是论前后左右的,“井栏旁”“井栏周围”都好讲,“井栏前”就不好讲。月光是照在“井栏”四周围的,这个“前”字恐怕就否定了把“床”释为“井栏”的说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永远的谭嗣同
双赢,你我共辉煌
真正的天堂
给予
真正的天堂
一杯白开水
自己就是天使
考场议论文写作的“七种武器”
自由的鸡
“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
位置与价值
轻松起跑
凤头猪肚豹尾
独自感受 2015年3期
明珠闪闪 2014年20期
金玉良言 2015年3期
骨气奇高 情兼雅怨
李白墓(外六篇)
清晨闻叩门
《视野》·阳光行动(第169期)
恋恋未忘的冬日
眼里有紫色
周小平的美好时代
一部充满趣味和智慧的奇书
一块石头的距离
为我们的冷漠付费
4GW Plus来了
出租屋的最后一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五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国古代神话三则》备课精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紫藤萝瀑布》优秀课件.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语文起始课》课件.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信客》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故宫博物院》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六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金色花》优秀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