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0
《美丽的彩虹》教学心得
《美丽的彩虹》它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图文兼美的的小儿歌,写雨后彩虹挂在天空,通过丁丁和冬冬的诉说以及弟弟和妹妹的问话写了彩虹的美丽,大自然的美丽。整篇儿歌分为6节,每一小节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学习中又渗透了自然小常识。为了较好的突出教材特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以下三方面的教学:
一、注重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
在自读课文时,对学生提出最简单实在的要求并引导他们在读书中自己解决字音问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随后分小节检查自读情况时,师生一起认真听,帮助读书的同学读准每个字音,这不但做到了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
二、注重识字的教学,培养自主合作识字的能力。
在分析教材时,我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及水平将本课生字分类,一部分较容易的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如字加字、换偏旁、数笔画、组词、造句、编儿歌、编谜语、讲故事等多种识字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和同桌合作识字中又培养了合作精神。另一部分较难的,在老师指导下随文学习。如将最难的“戴”字用一个有趣的谜语打出:一个土一个田,共字在下面,左边斜钩加一撇,别忘带个点。不但减低了难度,学生还兴趣盎然,记忆深刻。这样通过两个阶段的识字,学习呈现了梯度,降低了难度。在最后,设计有趣的识字游戏让学生玩中巩固,识字效率大大提高。
三、注重读的教学,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多次扎扎实实地读书,达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目的。学生从自己读到听读再到自己读,从需要别人帮助到读得流畅再到获得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这个过程是多么重要!其实读书的过程既是学生识字的过程,又是学生积极思维、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
1、指导朗读,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为了让学生能发挥其创造潜能,读书是必要的基础。但如何读才能有效的利用时间并使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呢?我采取了多种的形式(1)选择精美的彩虹图片,创设情景读(2)教师适时的范读帮助低段学生更好掌握朗读要领。(3)学生练读怎样将诗歌的美读出来。(4)同桌互读,读出美感。(5)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指导。(6)男女生比赛朗读诗歌等。
2、在读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为了拓展孩子的思维和培养说话能力,我结合读课文,创设了以下几个活动:(一)看彩虹图片模仿课文的句式向彩虹提问题。(二)你觉得彩虹像什么?(三)彩虹虽然消失了,可小朋友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留下了彩虹。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留住他的?其中“你觉得彩虹像什么?”和“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留下了彩虹”的活动受到了学生特别的喜爱。他们几乎是毫不思索地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体验来说的,如:①“彩虹像一条色彩斑斓的大蟒蛇”②“彩虹像妈妈的丝巾”③“彩虹是仙女生的小宝宝的摇篮”④“彩虹是五彩的彩带”⑤“彩虹是彩色的香蕉”⑥“彩虹是五彩缤纷的弯月亮”……这些极富个性和想象力的话语,正是学生们创造力展现之处,也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后我想,假如我没创设这个活动,那多可惜呀!在后来学生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留下彩虹的活动中,有些孩子用绘画或剪纸的形式留住了彩虹,有的朗诵起有关彩虹的儿歌,有的介绍关于彩虹的小实验……童趣十足,想象奇特。
上了这一课,我更深地感受到,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正为老师提供了很多创造空间。课堂要充满活力,离不开学生和教师的合作努力。在今后的日子里就看我们如何去“更上一层楼“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青春
- 苏醒的秦代兵团
- 美的瞬间
- 随笔一则
- 音乐
- 美丽的浪花
- 哑女
- 春天的期盼
- 日益减少的淡水资源--读《宝贵的水资源》有感
- 那阳光下的影子
- 初生
- 轻轻的,您走了
- 稻草人
- 微笑
- 随笔小记
- 穿越高速路的顶管工程施工
- 论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戏仿理论*
- 刘少奇与中共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的起草
- 怎样做好“师带徒”
- 唐太宗“依法治国”成就大唐盛世
- 论宋代文言小说的篇末议论
- 童稚记忆中的贵阳“二四轰炸”
-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 四川模式”之形成及其基本特征
- “电视问政”:政府公共关系的策略分析
- 淘宝的双十一营销战略及成功背后的启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的公正价值及其向度
- 戚继光的宦海沉浮
- 抗战期间冯玉祥将军“献金救国”失误记
-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 印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六下)
- 《回顾·拓展五》教学建议(六下)
- 《贾芸谋差》同步练习1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 《李逵见宋江》同步练习
-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六下)
-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六下)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六下)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