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3
口语交际《我喜爱的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说自己喜爱的动物的样子或习性等方面的特点,有口语交际的兴趣和勇气。
2.能参与讨论,自信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又能认真倾听别人介绍;初步尝试文明的人际交流。
3.有喜爱动物的感情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乐于交际,善于交际。
教学准备
教师:“动物世界”录像片断,各种动物的头饰。
学生:观察、了解动物,可以拍照,画画,搜集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一走,看一看
课前布置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动物园或亲友邻居家走一走,看一看有哪些动物,又有哪些动物让你喜欢。记住动物的样子、爱吃什么、生活习性等。可以把最喜欢的动物画下来或拍摄下来,也可以把它的叫声录下来。
二、议一议,说一说
1.孩子们,课前老师让你们去动物园或亲友邻居家看动物,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学生自由说自己看到的动物,可以很简单,不用细说动物的样子。)
2.孩子们都观察得很认真,老师真高兴,为了奖励大家,老师今天要带领大家去参观动物王国的聚会,让你们能看到更多的动物。(播放“动物世界”的录像)
3.动物王国里的动物真多啊!孩子们,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呢?能把你喜欢的动物画一画或是演一演它们的声音和动作吗?(学生画一画、演一演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有的小朋友画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说说自己喜爱的动物。
4.观察书上的卡通动物画,齐读文字提示,教师选择一种动物说话示范(戴上大公鸡的头饰)。如:我喜欢大公鸡,因为它每天打鸣儿催人早早起,“喔喔喔”。
5.自愿结合,共同讨论。
(1)喜爱同一种动物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说说动物的外形、动作、叫声、生活习性、与人的关系等。
(2)组内的同学相互评一评所说的句子是否清楚连贯。
(3)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么与动物相处,成为动物的朋友?
(4)鼓励质疑:对某种动物不太了解或介绍不清楚的同学,可以向了解的同学咨询或向教师请教。
6.全班交流。在小组充分说的基础上,请学生上台介绍。(同时可以播放录音、录像,戴上所要介绍动物的头饰)
提出要求:
(1)上台介绍的学生说话态度自然大方,声音洪亮,意思表达清楚连贯,可以展示自己画的图画,还可以边介绍边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
(2)听的同学要做文明小观众,不插嘴,不笑话别人,边听边评。
三、评一评,猜一猜
1.大家评: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出“最佳讲解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口语交际活动。
要求:评的同学声音洪亮,自然大方,评说别人好在哪里,不足在什么地方。
2.猜一猜:两位学生为一组上台,一位蒙住眼睛,另一位拿起一个小动物头饰,描述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蒙住眼睛的学生猜是什么动物。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今天我们都说了自己喜欢的动物,又增加了我们对动物的了解,知道了要和动物做朋友,小朋友们回家给你的爸爸和妈妈说一说你喜欢的动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参观珊瑚礁
- 秋游
- 捞鱼
- 游锦绣园
- 欧洲行(1)
- 游桂林
- 游奇秒的云南九乡洞
- 夜游新区政府
- 舟山之旅
- 武夷山之旅
- 厦门游记
- 参观浙江大学
- 记一次秋游
- 海上田园之旅
- 游览天梯山
- 基于长江经济带东西开放的贵州双向产业转移战略
- 构建农村经济和农民主体长期发展的产权基础
- “合作社主导型农产品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
- 24个大中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及房价相对泡沫估算
- 全面深化长江中上游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与合作
- 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若干思考
- “长江经济带”龙尾
- 从南北方经济比较看长江经济带发展
- 公司特征、行业竞争属性与环境信息披露
- 我国老工业基地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 区域发展差异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 沿江扶持内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制创新
- 长江经济带区域结构与创新发展
-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思考
-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之三
- 外国诗两首《夜》教学设计
-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之四
- 《我是什么》综合资料
- 《我是什么》片断赏析
-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之一
-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 《雨说》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之二
-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
- 赏析《我是什么》
- 《我是什么》教学片段及评析
- 《我是什么》教学片段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