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三则》教案之一
翻新时间:2023-07-11
《谚语三则》教案之一
教学目标:
1.
喜欢读谚语,有主动学习谚语的愿望。
2.
借助拼音认识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知谚语包含的意思。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让学生采取不同的形式朗读,要读得正确、流利,初步感知谚语告诉的道理。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低年级学生能接受的谚语。
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谚语和平时听说过的谚语。
教学过程:
一、
交流谚语,引入新课
1.
回忆以前读过的谚语,背给大家听。
2.
教师有激情地问小朋友:还想读更多的谚语吗?翻开课文第二课自己读读吧!
二、
自学生字,交流评议
1.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勾出不懂的字词。
2.
再字读课文,自主解决不懂的字词。
3.
学生交流,相互提醒把字音读准,说说字词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点拨。
4.
复习生字词,用开火车等形式巩固生字。
5.
齐读课文,想一想:谚语讲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三、
朗读谚语,领悟意思
1.
自由朗读,感悟谚语的意思。
2.
齐读或男女生对读,说说读后有什么收获。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明白的道理。
3.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春光的美好、时光的宝贵。
四、
诵读谚语,交流谚语
1.
小组内同学赛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感情。读得好的同学上台诵读。
2.
完成课后第二题,把你知道的谚语与同学交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看课外书的烦恼
- 点点滴滴的感动
- 心情
- 夕阳下的树
- 品味成熟
- 十里银杏长廊
- 别了,幼稚
- 小人物方式
- 表现自己
- 感动
- 我是个不想明天的女孩
- 捉虾
- 诚实(C)与谎言(H)
- 诚实不需要表白
- 读懂我自己
- 袁水拍和武训历史调查团
- 李康年1958年“悔改计划书”
- 中南海里“大炼钢铁”
- 蒋介石与蒋纬国父子情深
- 中国出口商品的技术结构与贸易竞争力研究
-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语境解析
- 我是如何被戴上“林彪黑秀才”帽子的
- 顾顺章叛变之后(下)
- 外部融资依赖、金融发展与出口贸易增长
- 郭沫若为序的《养猪印谱》缘何尘封半个世纪
- 降低物流成本,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
- 1964年毛泽东表扬了《解放日报》
- “跑警报”“躲空袭”的山城岁月
- 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
-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生态思考
-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实录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之二
- 《植物妈妈有办法》综合资料
- 《我是什么》AB案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之三
-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法新探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一
- 《我是什么》识字教学心得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之五
- 《我是什么》说课设计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之四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之一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材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