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翻新时间:2022-09-21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登、鹳、雀、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鹳雀楼的图片,问: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觉得怎样?教师简介鹳雀楼: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那么,诗人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呢?
2.(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
二、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1.自由读,画出生字和不明白的地方。
2.出示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理解诗句意思。
1.自由读古诗,读后想想:
(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小组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3.质疑、解疑,重点理解:
目:看。欲:想要。穷:尽。
4.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什么道理。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要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四、指导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诗的节奏和重音。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同桌互背。
4.情境体验:把自己装扮成诗人,看图吟诵古诗。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重点指导:
入:与“人”的区别。
穷:部首是“穴”(穴宝盖)
3.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Can money buy happiness!(金钱能买来幸福!)
- The Struggling(挣扎)
- My school life
- Th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 My family(我的家庭)
- My Englishtecher
- My day(我的一天)
- My family
- Me
- My best friend
- a apple tree
- Teacher's Day memorable
- My English techer
- Don't go away
- My sister
- 浅析艺术教学活动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 基于微信的有声微英语平台之创建
- 儒家思想对学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 玉水村语言使用现状及成因
- 坚持开展说课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信息能力提升研究
- 以信息化助推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发展
- 普通高校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模式浅析
- 论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
- 大数据背景下主旋律电视剧的传播
-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 浅谈加强高校学生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
-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 浅析我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
-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 《我的五样》教案之六
- 别出心裁教《我的五样》
- 《我的五样》学案
- 《我的五样》练习
- 《乡土情结》教案
- 《我的五样》探微
- 《我心归去》教案
- 《我的五样》教案之五
- 《我的五样》作文教学案例
- 《我的五样》教案之一
- 《我的五样》教案之三
- 《我的五样》教案之七
- 《我的五样》教案之二
- 《我的五样》教案之八
- 《我的五样》教案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