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4
《我要的是葫芦》教材理解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本课有四幅图,分别有四段话与之对应:第一幅图画的是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还结了几个小葫芦。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架前,看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第二幅图画的是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芦。第三幅图画的是邻居劝他治虫,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告,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与它的果实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葫芦或葫芦的图片、投影片。
2课前让学生收集葫芦的实物或图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学会的生字中,“芦、邻”的声母是边音,“芦”在这里应读轻声,“治”的声母是翘舌音,“邻”的韵母是前鼻音,“盯”的韵母是后鼻音,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字音。会认的字也要能读准字音。
随生字“居”的学习,认识偏旁“尸”。
“挂”,可用熟字“蛙”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2写字教学。
让学生注意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利用田字格帮助写好字。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
挂:左窄右宽,右边的“圭”由两个“土”字组成。右上边“土”字的第二横要长一些。
些:上面“此”要占田字格的三分之二,且左右两部分宽窄要相等。
邻:左边“令”字的“捺”要改为“点”。
感:上下结构,上面的“咸”不要写得过长。
(三)词句教学
第一段,可以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讲什么内容,然后借助第一幅图画或投影片,指导学生观察图中葫芦的藤、叶、果实的样子。对照课文理解“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使学生知道,葫芦藤上能结出小葫芦,跟长满了绿叶有关系。因为叶子能制造充分的养料,茎叶长得好,才能开花结果。理解“挂”可用换词比较法,把“挂”与“长、结”比较,体会用“挂”很形象:葫芦的柄长,从藤上垂下来,就像挂在那里一样。
第二段,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领会种葫芦的人心里想的和自言自语的话。重点体会“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的意思:种葫芦的人只看到小葫芦,一心只想小葫芦快长,至于叶子上的虫子他毫不在意。
第三段,可以抓住“奇怪”一词进行讨论:“那个人为什么会对治叶子上的虫子感到奇怪?”因为他一心想着的是葫芦,因为他不懂叶子与葫芦的关系,因为他觉得邻居对他的劝告是不必要的担忧——我要的是葫芦,你怎么劝我治叶子上的虫?再通过朗读,让学生了解到邻居与种葫芦的人,他们在对待葫芦叶子长了虫的态度是不同的:一个说要治,一个说不用治。
第四段,采用看图或多媒体演示,结合课文朗读体会“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并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思考,由于种葫芦的人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又不听别人劝告,结果他一心想要的葫芦终究没有得到。因为叶子被虫子吃光后,不能给葫芦输送营养,葫芦只能慢慢地变黄,落掉。这都是没有及时治虫造成的。
(四)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语言朴实,用词准确,既有描述,又有对话,是一篇朗读的好材料。可用自读、对读、轮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重点体会并读好以下几个地方:种葫芦的人看见小葫芦挂在藤上的高兴心情;叶子上长了一些蚜虫,他却只“盯”着小葫芦时心里所想的话以及他自言自语所说的话;邻居劝他治虫时的对话。
(五)练习提示
课后练习第三题是让学生给词语加上修饰成分。学生可以用课文中的词语,也可以填不是本课所学的词语。填好后读一读,学生之间可以交流。
课后练习第四题可在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朗读和体会。通过读句子,让学生了解可以用不同的语气(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让学生通过对反问句、陈述句、感叹句不同语气的朗读,自己体会到:虽然每组句子表达的意思相同,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反问句和感叹句表达的情感比陈述句要强烈些。
(六)扩展活动
1如果课文有第五幅图、第五自然段,该怎么画、怎么写?
2续编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编好故事以后,说给同桌听一听。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出示实物,引出课题。
出示葫芦,问:谁知道这是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就是与葫芦有关的故事。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二)看图,学文。
学第一段从整体入手,看图读课文后,让学生说说葫芦的生长过程。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小葫芦这么可爱和“长满了绿叶”有关系没有?让学生了解葫芦的叶子与果实的内在关系。学了第一段,可以直接学习第四段。通过看图学文,思考:那么可爱的小葫芦怎么会变黄、都落了?以此激励学生去探究原因,自然进入第二、三段的学习。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的方式,探究出那个人错在哪里。最后可以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有些什么体会。
(三)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利用已有的识字知识分析记忆字形,有重点地指导生字的读音和书写。
(四)完成课后练习。
(五)进行扩展活动。
让学生思考: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他会想些什么?想好之后可以同桌或分组交流。也可以假设种葫芦的人第二年又种了一棵葫芦,让学生编一个故事讲给同学听。
五、参考资料
葫芦: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开白色花。果实因品种不同而多样,大致中间细,上、下部膨大,像大小两只连在一起的球。嫩时可食用,干老后可做容器或供观赏。葫芦,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
[2004-08-07]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线牵
- 淡释豆蔻
- 时间
- 青春
- 左手右手
- 当梦想与现实相遇
- 黑色寂寞
- 彼岸花生
- 梦
- 站着说话腰不酸
- 理解
- 秋志
- 街景
- 来自天边的约定
- 丢弃的年华
- 樟脑与克霉唑软膏联合治疗股癣和足癣的临床疗效
- 怀旧只会令人撞树
- 《内经》感悟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实践
-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比较
- 当精油遇上星座
- 人间四月天 最美是河鲜
- 医院个人专业技术档案的管理及利用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与过敏问题临床探讨
- 房颤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1例
- 麻醉术前检查和术前访视对提高麻醉质量控制的作用
- 后腹腔镜肾脏低温保护下部分切除术临床分析
- 急性阑尾炎合并妊娠18例临床分析
- 宫内节育器异位3例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 神经症者的心理模式
- 手法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体会
- 《松鼠和松果》教学片段实录及教学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
- 《丑小鸭》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献给老师的歌》活动课设计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
-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想 教案教学设计
- 以人为本 构建多维互动课堂 ——d t n l教学设计谈 教案教学设计
- 《狼和小羊》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以游戏为主线 活化课堂教学 --《ai ei ui》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桂林山水》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第3册教案——识字1 教案教学设计
- 《汉语拼音 a o e》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