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咏柳》教学设计

《咏柳》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3

《咏柳》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齐读:“单元提示”“学习重点”“预习提示”。

△提问:这一单元与上一单元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

△订正:它们各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一单元是自然景物:这一单元是经济文化生活。它们的关系是并列的。今天学习的《<咏柳>赏析》中的《咏柳》一诗是你们在小学学过的,可是“赏析”从未学过,你们一定很有兴趣。

(一)总体认识(板书)(出示投景片①)

1.释题

2.复习《咏柳》

①背诵本诗。②从体裁来分类:③从内容来分类:④本诗主题:

3.关于赏析

①本文的主题:②本文的基本结构:

4.学法

△请同学依次补出冒号后的内容。(学生补出)

△订正:《<咏柳>赏析》就是对《咏柳》的欣赏与分析。学习怎样欣赏诗歌,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是老师的教学目的。

△全班背诵《咏柳》。

△订正:明确《咏柳》是七言绝句,是咏物诗。

△请学生在“预习提示”中抓三个动词和三个名词,并搭配起来。

△订正:那就是揣摩含义——再现形象——引入意境。(板书)这就是本文的主题和学法。本文的结构很清晰,第4段是过渡,全文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对《咏柳》作语言分析;后部分是对《咏柳》的艺术鉴赏。

(二)阅读课文

△请同学们带表情地朗读课文。△学习1—3段,讨论投景片②上的题(五分钟)。

1.作者怎样串讲第一句?为什么抓住“碧玉”进行分析?通过什么进而分析全诗?

2.作者怎样串讲第二句?为什么抓住“绿丝绦”进行分析?怎样进而分析全诗?

3.作者抓住了第三句诗中哪一个关键词进而引出了“春风”的?

△订正:明确“碧玉”是描绘柳树整体的关键词;作者是通过揭示“碧玉”的双关意义进而分析全句的。“绿丝绦”是描绘柳枝的关键词;作者通过想象,化静(万条垂下)为动(随风飘拂),进而分析全句。作者抓住第三句中的“谁”自然地引出了春风。

△请同学们归纳第一部分大意。明确第一部分是对诗的语言分析,让读者从总体上理解表层含义,初步感受诗歌塑造的意境。

△提问:第4自然段怎样承上启下?

△订正:用总说本诗的句数和字数来承上;用提示下一部分的内容来启下。其中“但”字起到了枢纽作用。

△学习第5段,讨论投影片③上的题(1分钟)。第一题:在第5段中,作者是从诗的类别的角度来鉴赏的。他是怎样从表层内涵深入到深层内涵的?

◆[2004-01-2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军训趣事三记
读《过零丁洋》有感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
水缘
淡紫色的心情
绿叶,绿树,绿
人生如灯冷静
读《渔家傲》有感
你,变了
朋友,前进的路上该用什么标点
快乐的改变
雨夜敲窗
读《童年》有感
夏之琐感
我要克隆我的朋友
春天印象 2014年2期
有人在我梦里割草(外一首)
一地冰凌(外一首)
诗的可能 2014年3期
在河豚身上,我找到了无法替代的来生(三首)
红尘四季 2014年2期
四季之歌 2014年2期
腊梅图春 2014年2期
溪口导游(外一首)
十月午后(二首)
观雾当责 2014年2期
凌云壮志 2014年2期
夜晚(外一首)
秋往春来 2014年2期
江山多娇 2014年2期
九年级化学下册《几种常见的金属》教学设计
九年物理下册《热学专项训练》
九年物理下册《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
九年物理下册《内能》教学设计
九年物理下册《温度、内能和热量综合练习》
九年物理下册《内能(2)》堂上练习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教学设计2
九年物理下册《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检测》试卷
九年物理下册《机械能和内能综合练习》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教学设计(第一节)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二课时)
九年物理下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教学设计
九年物理下册《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几种常见的金属》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