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9
《村居》教材理解
长春版二年上册第一板块《快乐地玩》及《村居》教学建议
[板块分析]
玩,对于儿童来说有着不尽的魅力。刚刚结束了愉快的暑假生活的学生们,重返校园便能接受《快乐地玩》这样一份殊的礼物,这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一件再高兴不过的了。
本组教材正是抓住了儿童喜欢玩的天性,以一首意境优美的古诗、一首构思新奇的诗歌和一篇极其贴近学生实际的现代文呈现给了他们一方触手可及的游戏天地。同时,也让我们有机会回味起儿时的快乐。所以,我们应该带着一颗童心,与学生们一起去品其间的乐、感其中的趣。
教学本组教材,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同时要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去主动学习,了解同学们都喜欢玩什么,怎么玩会更有趣,也可以自己动脑创编适合自己的游戏。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把读书与积累结合起来,把读书与生活结合起来。
《村居》
一、教材分析
这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俗画:乡村的二月,天气暖和起来。春光明媚,和风丽日,青草生长,鸣莺翩飞。春风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仿佛正在春光中陶醉。白昼渐渐长了,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跑着放飞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
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练的语言绘出了明媚的乡村春景,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火”字旁,掌握两个多音字“散”、“长”。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点
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朗读、背诵古诗。
四、学情分析
1、这是学生开学后要学习的第一篇课文,也许这个时候学生还沉浸在愉快的暑假生活中,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在假期里体验到的快乐,把学生带入古诗的意境之中。
2、刚刚开学,许多学生的写字姿势一定出现许多问题,在指导写字之前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纠正错误的姿势,为下一步的写字奠定基础。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读诗、背诗、识字,写“村、居”两个字。
第二课时:复习古诗和生字,写六个字,处理课后练习。
六、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生字卡片
七、几点思考:
1、关于古诗
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都有这样一个困惑,就是一、二年级教学重点是识字,对古诗的讲解究竟把握到什么程度?我的体会是,把握识字这个重点无可非议,但并不是说在识字的同时我们什么都不做了,像高鼎的这首《村居》,描写的是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情景,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读了这首诗,一定要让学生跟诗人一起饱览农村的美丽春景,分享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但是因为我们重点要完成识字任务,古诗的内容又不适合一句一句枯燥的讲解,怎么办,所以我在一开课,就以故事的形式直接把学生带入到古诗的意境之中。(寒冷的冬天终于被温暖的春风吹走,在浓浓的春意中,有一个人在悠闲的散步,享受着春天的美景,他就是诗人高鼎。小草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吐出一点点被春风染绿的嫩芽。晴空万里,刚过冬的黄莺展开柔嫩的翅膀,无忧无虑地飞翔着,仿佛在赞美春天,歌唱春天。堤岸上的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梳理着细长的秀发,沉醉在春天的美丽中。高鼎被这千姿百态的春天所迷住,陶醉在美好的春光中。“啊------”一阵欢呼声打破了春天的安宁,原来学堂早早地放学了,欢乐的孩子们跑着、跳着,露出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快!快!”一个孩子高高举起一只风筝,跳着、叫着从高鼎面前窜过。高鼎的目光被吸引过去,那孩子拉着风筝线,另一个孩子展着风筝,只见风筝在孩子的牵引下越飞越高,在蔚蓝的天空中舞动,似乎在与云朵比高。不一会,天空中陆续飞起了许多纸风筝,纷纷炫耀着自己的美丽。春天的气息与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春天的美丽与孩子们的身影融合在一起,使高鼎仿佛回到了儿时,情不自禁的笑了。)想象一下,老师绘声绘色的讲完这段故事,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接下来就向学生交代本节课的任务,就是学习高鼎的这首《村居》,同时认识“村、居”这两个字,并指导写这两个字。
2、关于识字
(1)建议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采用定位识字,当然这不是唯一的方法,但这个方法特别适合短小的韵文或古诗。(介绍韵语识字:韵语教学的全称为“韵语识字,尽早阅读,循序作文”(简称:韵语教学)。它是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特级教师、辽宁省东港市实验小学校长姜兆臣同志于1982年在全国首创的一种快速、高效启蒙汉语教学法。韵语识字法是将同韵的字编写成简短有趣的韵文,让儿童容易掌握“整体”的语言环境,然后再在“整体”的基础上认识“部份”的生字。先整体后局部、先轮廓后内涵,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2)关注字义。在教学中老师们有一个误区,认为识字就是学生会读这个字的字音就行了,其实不然,了解字形,理解字义,这三者的结合才算真正认识这个字了。我们想想,学生的错别字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关注字义的理解,所以学生在运用汉字的时候,同音混淆的现象特别严重。尤其是在古诗中识字,因为古诗中的生字比较孤立,缺少具体、直观的语言环境,所以学生就更容易忽略对字义的理解。针对这一课的11个生字,怎么去关注字义,我的想法是主次分明,轻重缓急。像“居、拂、堤、醉、散”这几个字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诗的意境来理解,有的还可以结合字形来理解,如“拂、居”等,还要关注多义字,如“醉”。在这里是“陶醉”的意思,本意是喝醉酒的意思。多音字“散”可以用扩词法来处理。像“杨、烟、童”等字不用讲解,学生也明白。
3、自编短文,复现生字,巩固生字:
在一个小山村居住着许多人。春天到了,堤岸(àn)两旁的杨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摇(yáo)来摆(bǎi)去,像喝醉了酒。几个孩子因为放学很早,就趁着家家户户冒起炊(chuī)烟的时候,在一起散步。
4、关于写字:很多老师反映,要写的字在课堂上总是指导不完,有的就让学生回家自己去写,这种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的做法是
(1)分散写字。把要写的字落实到两节课来写。第一节写“村、居”两个字,要注意“居”的里边写的要宽一些。
(2)重点指导,归类把握。指导“烟”,因为这里有一个新部首,“散”和“放”在一起指导,有相同的偏旁,但写法不一样,一个是左大右小,一个是左小右大。
(3)放手观察,自己摩帖。对于笔画少,字形比较简单的字,建议让学生在独立观察中完成,老师加强巡视。
还需强调的一点就是,写字的要求要高于一年级,不仅写对,要写美观。
5、关于课后练习:
增加成语积累:居安思危居高临下居心不良安居乐业后来居上因小失大前因后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让大自然走进心灵
- 繁星几时有
- 古文体作文
- 祖国——母亲
- 混乱的战争
- 我战胜了苦瓜
- 假如我是鸟
- 美丽的校园,我的家
- 我的同桌
- 爱
- 城主的儿子
- 暑期游记
- 变幻的四季,美丽的春
- 中秋
- 快乐学习
- 论唐代宰相对佛教的认知
- 龙场悟道后阳明禅诗之新变
- 五台山“清凉智慧”的佛学内涵及其禅学价值
- 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探索与思考
- 试论中共在陕甘地区领导兵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论《坛经》中“自心是佛”的思想
- 能海上师五台山传戒改革及其意义
- 晚年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 蒲松龄对卡夫卡的影响及对超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贡献
- 《谛义证得经》的主要思想
-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与方向问题
- 试论做好新时期中等卫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 萨迦派的文殊信仰
- 唐代裴氏中眷宗教信仰探析
- 怎样通过教学对聋生心理进行建构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二
- 《识字4》教学设计(一下)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三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二
- 《识字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一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一
- 中考文言文习题汇编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二
- 《识字4》教学片断与评析
- 《陈涉世家》试题及答案
- 《灯光》教学设计三
-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六下)
-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