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背景音乐:《高山流水》,)平时大家积累了许多古诗,想和老师对诗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2、,能记住这么多的古诗,你们真棒。你知道我们刚才所对的古诗是谁写的吗?你了解李白么?(课件李白素描图出现)

3、(过渡)千年圣地黄鹤楼,如诗如画江南春。当时诗人李白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在黄鹤楼上共饮美酒,吟诗作赋,但此时老朋友却要东下扬州,这真是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送别诗。(课件出示整首诗)

二、探究新知:

1、个性读题

这首诗的题目比较长,试着读一下题目。

2、感性读题

大家理解很准确,当时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名一别。名是著名的名。(手指课题)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李白虽然比孟浩然小十二岁,但是他们酷爱自由,潇洒飘逸;他们互相仰慕,情投意合;他们才华横溢,诗才出众。所以他们成了相见恨晚,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了解一下诗的内容吗?(出示整首古诗)

请大家自由读诗,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开始读)

谁能流利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诗句

读的很流利。我们知道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这首诗你打算怎么读?先在小组内试着读一读。

D、指名读,大家仔细听。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读通诗句还不能学到古诗的精华,接下来我们体会一下古诗中那种真挚的情感。(1)先自由读诗,把诗中不理解的地方画一画,然后提出来。(2)[学生边提,教师边画在黑板上]其实读懂古诗有个好助手,就是书上的注释。借助注释和手中的工具书,我们就可以逐字逐句地读懂古诗,先自己学一学,再把你能够解决的问题说给大家听![详细解词]

4、展开想象,体验诗情。

A、[一二句诗中的重点词语]

现在你能把第一句诗的意思说给大家听吗?

B、生说诗意。

C、当时李白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D、生答后,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他们当时分别的情景。(齐读第一句)

E、谁能接着往下说?[详细解词]

F、师:李白目送着孟浩然走到江边,登上小船;目送着帆船缓缓离岸,渐渐远去,直到小船消失,只见一片白帆;最后连那点儿白色的帆影也不见了。此时,李白离去了吗?(生:没有。)他在干什么?(生:他久久地不愿离去,仍注视着帆影消失的地方。)师:李白看见了什么?(生:滚滚的长江水向天边流去。)

G、面对分别他们为什么会这么难舍难分呢?在这里老师向大家透露一个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故事:李白和孟浩然年龄相差十多岁,当时李白还没有成名,孟浩然早已名扬四海。李白仰慕孟浩然的大名,千里迢迢去拜访孟浩然。二人一见如故,不久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孟浩然既是李白的良师,又是李白的益友。

H、师:现在你觉得这滚滚流去的仅仅是长江水吗?(学生分组讨论)

生讨论,汇报。(围绕朋友间的深情厚意来说)

师:对!李白独立江边,久久凝望,他的目光,他的心紧紧与朋友相随,他们的友谊真是“情深意长”。

5、有效朗读(加《送别》的音乐)

A、看到那渐渐远去的孤舟,李白情不自禁的想起作为良师孟浩然对自己的教诲和指导,不由得吟诵···

女生齐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柔情地相送。

B、看着那渐行渐远的孤舟,李白又想起了孟浩然对自己生活上的照顾,又一次吟诵···

男生齐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豪壮地送别。

C

、当孟浩然的小船在他的视线里消失时,李白想到这位知己不知何日才能再相见,不觉得泪已流出,此时,他满怀深情地吟诵:

全体同学齐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生命如流水,别情如流水,无限眷恋的眼光追随着消失在视野之外的孤帆远影,就化作水天与共,千古长存的长江巨流了。咱们齐读这首诗,再来感受一下当时送别的情景。老师从大家的朗读中感受到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难舍难分,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齐背)假如老师是孟浩然即将远行,你是李白要为我送行,此时你会怎样吟诵这首诗呢?我们再来背一遍。背出你的恋恋不舍。

师:在船上渐行渐远的孟浩然面对与自己依依不舍的李白此时也会情不自禁的吟诵:模仿《赠汪伦》的后两句。江南三月美如画,不及李白送我情。

三、拓展延伸。

知己离别是惆怅的、是忧伤的,但不忍别、终要别。所以后来李白又为这次送别写了一首五言诗。(打出《江下行》。)(放《烟花三月》的歌,指读大家仔细听,然后说说你感受到什么了?)

江下行

李白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

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四、总结全课:古代交通不方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于是,写诗送别成了一种习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代的流行歌曲一样多。在本课即将结束之际,老师整理了一些离别诗送给同学们,让我们从诗中感受古人纯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意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

五、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城主的儿子
祖国——母亲
混乱的战争
假如我是鸟
美丽的校园,我的家
我的同桌
繁星几时有
让大自然走进心灵
中秋
古文体作文
变幻的四季,美丽的春
暑期游记
快乐学习
我战胜了苦瓜
龙场悟道后阳明禅诗之新变
萨迦派的文殊信仰
蒲松龄对卡夫卡的影响及对超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贡献
晚年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试论中共在陕甘地区领导兵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五台山“清凉智慧”的佛学内涵及其禅学价值
唐代裴氏中眷宗教信仰探析
能海上师五台山传戒改革及其意义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与方向问题
论唐代宰相对佛教的认知
怎样通过教学对聋生心理进行建构
《谛义证得经》的主要思想
论《坛经》中“自心是佛”的思想
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探索与思考
试论做好新时期中等卫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三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二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一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六下)
中考文言文习题汇编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一
《灯光》教学设计三
《陈涉世家》试题及答案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二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二
《识字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识字4》教学片断与评析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六下)
《识字4》教学设计(一下)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